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零部件掣肘,風電制造業遭遇卡脖之困

時間:2008-09-2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現在風力發電機組供不應求,就是因為被一些重要零部件‘卡住了脖子’,產能提不上去。”日前,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祁和生告訴本報記者。

部件之虞 “現在風力發電機組供不應求,就是因為被一些重要零部件‘卡住了脖子’,產能提不上去。”日前,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祁和生告訴本報記者。 “其中,缺口最大的是軸承和控制系統。”祁和生說。目前國內兆瓦級以上的風電軸承多處于實驗階段,整機制造商主要從瑞典SKF、德國Schaeffler等進口,“其訂貨周期往往要長達一年半”。 控制系統也主要從丹麥MITA和奧地利Windetc進口。此外,葉片、發電機、齒輪箱等幾種關鍵部件,盡管“國內企業做得相對好一些,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吃緊。 19日,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生平也向本報記者透露,現在整機廠商的零部件供應普遍都比較緊張。“如果不考慮產品質量,能供應的廠家不少,但要選擇好的、能和國外產品相媲美的、可靠性能得到保障的零部件,就比較緊張了。”按照他的排序,緊缺部件依次為:軸承、電機、葉片、齒輪箱、控制系統、變頻器等。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迅速發展。據日前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的一項統計顯示,目前 國內有40家風電機組總裝企業。一方面,不斷擴大產能的內資整機企業需要配套;另一方面,國外的風電機組要滿足70%零部件本地化生產的要求,風電市場對零部件的需求自然是水漲船高。 “但現實是,一些關鍵部件國內生產不了,基本依賴進口;一些部件國內能做出來,但技術水平、產品壽命不如國外。”一業內人士如是說。 風電機組的設計壽命周期為20年,對零部件要求比較高,而我國的大風電真正廣泛應用也不過五六年時間,風電裝備業還處于成長初期,“零部件資源需要有一個培育培養的過程,但目前風電產業的迅猛發展,讓國內廠家有點措手不及。”張生平分析說。 何以求解 “供應不暢的零部件對整機的生產和成本影響很大,”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風電工程處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湘電現在是兩條路一起走:一是跟國內幾大軸承廠聯系合作,培養合作伙伴,二是向上游延伸,成立合資公司。 12月10日,湘潭電機與鐵姆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資合同。公告顯示,其合資公司將主要生產和組裝軸承及相關元件,銷售自產產品并提供售后、維修服務等,將“部分解決湘電風能有限公司風力發電機主軸承供應的瓶頸問題,確保湘電風能風機供應鏈的安全。” “湘潭電機的做法非常明智,”有業內人士表示,“將來起碼可以滿足企業自己對主軸承的需求,如果產能足夠大,還可以為行業解決一些問題。” 事實上,早在此前,新疆金風科技有限股份公司以及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已分別與國際上兩大軸承商SKF、FAG在產品技術研發、市場運作等領域開展了合作。 但張生平認為,目前成立的合資公司大都是外方控股,技術還是掌握在對方手里,國內話語權比較少,在質量、進貨價格等方面沒法控制,“所以關鍵還是要扶植國內的零部件企業,國外提供多少軸承我們生產多少風機的狀況必須打破!” 除了在控制質量的前提下培養可靠的戰略供應商之外,還可以由主機廠家引進國外技術,按其技術水平要求國內供應商進行生產設計,實現國外技術的嫁接。張生平解釋說,戰略供應商可以技術相互支持、產權共享,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保證供貨。 “很多零部件廠商都在努力培養自己的團隊,這個產業近年來發展也很快,”湘電的內部人士表示,“我們也希望盡快實現國產化,降低產品成本。但是這畢竟要有一個過程。” 機遇之惑 在風電制造領域真正賺錢的是零部件廠商,“如果產品做好了,做一個賺一個。相比之下,整機廠商由于競爭激烈,且很多關鍵零部件都要從國外采購,利潤不高,有的甚至會虧損。”一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光大證券電力設備分析師韓玲也認為,相對于整機來說,零部件的商機更多一些。“因為專注于做風電機組零部件的企業還比較少,其風險要相對小一些。”她對本報記者分析道,現在不單是國內,國外的風電機組零部件也都是供不應求。“單SKF的軸承訂單就已經排到了2010年。這個市場足夠大。” 但祁和生認為,目前來看,零部件配套的利潤沒整機大,再加上很多企業都是剛剛涉足風電領域,而核心部件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比較高,且需要一定的專業基礎,因此,相對于整機來說,零部件領域不容易進入。 零部件投資回報周期長。“只有在風電場惡劣的環境下經過十幾年運行考核的零部件才算合格,”張生平說,“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再好的技術也有風險。”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賀德馨20日透露,到今年年底或最遲至明年年初,我國就有可能實現2010年5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無論如何,在我國步入了快車道的風電產業發展中,“風電機組零部件是一個很大的機遇,但不管是做零部件還是做整機,企業都一定要做好定位,專注于自己的長項。”賀德馨提醒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