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化、低能耗的綠色制造已經成為21世紀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也是機床工具行業一直關注的可持續發展話題。微量潤滑技術、油霧回收技術以及水溶性切削液等先進技術和產品的廣泛應用,使得機床產品也逐步向著綠色環保、清潔生產邁進。
面向機床的微量潤滑及油霧回收技術
微量潤滑技術是金屬切削行業中的新技術,其在生產時間和成本的節約方面有明顯的效果,在環境保護上更是讓人放心。干燥加工使得碎屑循環利用、設備清潔變得簡易。
來自德國的Bielomatik必諾機械,隸屬于德國勞舍集團,憑借卓越的機械技術,獨立發展了潤滑系統系列產品。必諾單通道微潤滑技術主要是通過專利多噴頭油氣混合技術形成油霧從噴嘴噴出,經過回轉接頭和工具內孔接觸到加工表面,形成微量潤滑。單通道微潤滑技術適用于中低轉速的金屬加工設備,也適用于內部結構復雜的主軸。該設計適用低粘度潤滑油,典型應用于自動生產線活旋轉加工設備。如果加工工藝已知,也可用于加工中心或設備翻新。其安裝改型簡易,特別為濕加工向干燥切削轉換而設計,聯接至加工工具內孔潤滑。必諾集中潤滑產品可覆蓋軸承、導軌、滑軌、齒輪、鏈條等各種潤滑點,具體包括單線潤滑系統、遞進式潤滑系統、循環潤滑系統、油氣潤滑系統和定點潤滑系列,根據設備和加工工藝的不同最多能夠為客戶節省15%的生產成本。目前主要應用于高端領域,如航空、航天、船舶以及軍工,故價格較高。
Dropsa是一家專業從事集中潤滑系統和設備生產開發的意大利企業。Dropsa的微量潤滑及干式和近似干式加工潤滑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擁有眾多客戶,其中許多公司在其所在行業都擁有崇高聲望。Dropsa微量潤滑和干式加工系統適合高速軸承,能夠使摩擦點得到持續、精確計量的潤滑油,并方便的調整到每一個軸承的供油量。每一次供油過程都得到全面的監控,包括氣壓、供油狀況等。每一根油管的軸承腔的氣壓可以得到精確調控,系統的間歇時間和供油頻度也可以靈活設定,因此潤滑油的消耗極低,并絕對沒有油霧污染。同時,軸承腔處于正壓狀態,消除了異物污染的可能,并對軸承起到一定的冷卻作用。主要應用于切削機床、鍛壓機床、鑄造機械、數控機械。
除了微潤滑技術,在保持廠房清潔,改善工人工作環境方面,油霧回收機的使用也有著重要意義,同時,油霧回收將液態油品送回機床重新使用也起到節約生產成本的作用。意大利的Losma公司于1974年開始設計制造油霧回收機,其Galileo新型空氣油霧回收機新式的機型設計,結合動態與靜態過濾程序以及獨特的排油系統,提供絕高的過濾效能。特殊的渦輪經由研究設計,避免污染物附著,即使擁有大量微粒物質也不會產生過度振動。而且維修簡易快速,只要打開后蓋將后部唯一濾材做不定時清潔或更換,5分鐘就能輕松完成維修作業。輕巧的機型設計以及過濾器的結構有利于更換零件耗材以及易化在任何機床上的安裝程序,可直接加裝于機臺頂部或加置于立架上。
綠色環保水溶性切削液
水溶性切削液是要將水和油兩種不相溶的物質有機結合,是一種對生產有高技術要求的產品,要求既要具有對水的相溶性,對變質的抑制力,又要具有對材料的防腐性等各方面優秀性能。
開米克株式會社(Chemic)是專業的水溶性切削液、研磨液和清洗劑的特殊化生產商。開米克在同行業中率先全部廢除亞硝酸鹽和高純精油制品的使用,在開發產品時始終把使用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主打產品Chemicool就是開米克創業近40年來的技術積累。同以前的液體內成分相對分散的油脂性潤滑劑、界面活性劑等切削液比較,Chemicool的全合成技術對刀刃周圍和加工受熱部分形成潤滑膜,其他部分保持了水的特性,從而具有更高的洗凈性和冷卻性。
市場上可溶性的切削液種類很多,開始使用時雖然是透明液體,但隨著其他潤滑油的混入,切削液體會逐漸渾濁并變質。開米克的持續透明技術將混入切削液的其他油脂分離,浮在液體上方便于清除,使得切削液能夠長時間保持透明的新液狀態。另外,在生產中,補充新液的前一段時間液體很容易變質,因此以前的切削液會通過添加防腐劑的方法來抑制腐敗發生,而Chemicool不使用含氯添加劑,不以殺菌為目的,而是利用生物穩定技術在控制切削液成分不分解的基礎上來抑制細菌繁殖,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切削液變質腐敗問題。
目前,隨著各國陸續推出的各項切削液的限制政策,綠色制造和清潔生產將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之下,我國在推進綠色制造業方面也正在取得可喜的進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