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正進入新常態,電纜市場環境正在由強勢增長逐漸趨于穩定,甚至轉緩。在此市場環境下,大型電纜企業將受益,而中小型尤其是小型電纜企業則生存前景堪憂。據悉,今年下半年以來,廣東省珠三角地區一些小型電纜企業由于虧損嚴重,開始出現大范圍歇業減員風潮。
往年,在房地產生意紅火、建筑線纜需求量很大的情況下,小型電纜企業蜂擁而上。雖然它們也有3C認證證書,產品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市,但產品質量根本沒有保證。質監部門從產品批發市場、施工現場和零售五金店里抽樣,早已發現很多產品不合格。
近幾年來,房地產生意回落,線纜需求量銳減,這些小型纜企開始陷入困境。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廠家不擇手段制造假冒偽劣產品,并以超低價競銷進入市場。
據廣州市工商局公布的2015年第三批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共有138家小企業的146個批次的低壓線纜產品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是重要的導體電阻不達標。廣東省再次成為低壓電線產品質量的重災區。
今年以來,線纜產品貨款回籠相當困難,銀行貸款門檻提高,自籌資金短缺,使企業運作相當艱難。另外,線纜產品銷售貨款收不回來,材料采購貨款無力支出,引起嚴重的三角債,經濟糾紛不斷發生。有些現企業甚至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
出現在珠三角小型電纜企業的這股減員歇業風潮,表現形式不盡不同。有的企業只減員不歇業,直接減少職工人數;有的企業只歇業不減員,職工輪流上班,發給基本工資,飯堂照常供餐。
據了解,廣東省除了10來家規模較大的電纜企業,其他至少500多家都是小企業。但是,即使是規模較大的電纜企業,在企業規模、技術經濟實力、人才機制等方面,也難以與長三角電纜企業相比。業內人士表示,珠三角小型電纜企業從當初的蜂擁而上到大范圍歇業減員,正好驗證了企業生存發展的自然規律,即“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氣連接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