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4.0呼吁世界 智能化制造全面開啟

時間:2015-09-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譚建榮領銜的制造業行業的專家,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展開了一場“工業4.0西湖論劍”。

2013年,德國提出了針對制造業的工業4.0高科技戰略計劃;今年3月,中國提出了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2025》,并于8月份正式頒布。中國制造該怎么走?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譚建榮領銜的制造業行業的專家,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展開了一場“工業4.0西湖論劍”。活動由浙江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三維打印工藝與裝備重點實驗室主辦,杭州誠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論壇上,譚建榮以GE(通用電氣公司)和柯達公司為例,揭示了世界制造業的發展趨勢。“GE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意識的制造企業,引領了近200年的工業科技革命。現在的GE主營業務包括飛機發動機、高端裝備、新能源裝備三大塊。過去GE一直被當作工業制造公司,實際上,GE早已經是一家工業互聯網企業。把工業制造企業和互聯網公司劃分開來的做法已經是過去時了。”譚建榮說。

柯達公司也是一家聞名全球的美國公司。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柯達公司研發出了全球第一臺數碼相機,徹底顛覆了過去膠卷一統天下的局面。然而之后柯達卻固步自封,沒有主動適應后來的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政治法律環境,直到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

“中國已經誕生了一批偉大的互聯網企業,BAT是其中的代表。但工業企業還沒有參與到互聯網中來,或者說參與的不多。接下來,中國的工業企業應該積極迎接工業互聯網時代。”譚建榮說。

譚建榮把大數據場、智能化生產和移動網絡稱為21世紀的三大新技術。像波士頓大狗(機器狗)、全息手機、谷歌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汽車、3D打印、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床、智能變形服裝、智能家居等,應該成為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工業4.0時代,傳統制造企業該如何轉型升級?工業4.0俱樂部秘書長、中國工業4.0研究院數字化工廠及轉型升級專家杜玉河認為,4.0時代,制造業的新模式是基于物聯網和服務互聯網的智能工廠架構。“通過萬物互聯,表面上看,企業的生產、運輸、銷售都還是原來的樣子,但實際上都已發生變化。”像滴滴打車,通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就是服務互聯網的一個典型。

耶魯大學博士、美國白宮工業顧問、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理事長JosephJ.Salvo說,“中國的物流成本占到了GDP的21%,而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只占GDP的10%。”如果通過物聯網技術,在中國哪怕降低一成的物流成本,就能創造上千億人民幣的價值。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