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我國的資源狀況和經濟成本,我國曾從五六十年代開始就提出了電纜業的“以鋁代銅”政策。然而,在目前全國電線電纜業約10000億元的產值中,鋁合金電纜仍只占約3%左右的比例。
“以鋁代銅”現在已經退出了政府的產業政策,但是“以鋁代銅”的呼聲仍然不絕于耳。那么,喊了多年的口號一直沒有得到產業的認可和落實?
我國銅礦資源嚴重缺乏,對外依存度超過70%;而鋁的進口比例較少,并且國內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擴大電線電纜產品中鋁的應用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但是,對銅電纜和鋁電纜在環保、安全和性價比等幾方面詳細比較后,或許可以從中發現“以鋁代銅”進展緩慢的原因。
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近日舉辦的《銅鋁電纜全生命周期環境評估報告》分享會上,該院陳亮博士介紹說,上述報告從原材料獲取、產品制造、產品使用、運輸和廢棄處置這5個階段作為兩種電纜的系統邊界,采用CML2001以及EI99的評價指標體系,評估了鋁合金電纜和銅電纜對全球變暖、酸化、富營養化潛能、人類毒性潛能、能源消耗的影響。
該報告研究顯示,產品使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是占比最高的,達98%以上,而銅電纜在使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是遠遠小于鋁合金電纜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銅是可以進行100%回收再利用。相較于原生銅,再生銅對環境的影響相對減少。
中低壓電熱電纜主要在建筑里,尤其民用建筑里用。有數據稱,北美地區鋁合金電纜占其電纜總量的比值近50%。中國市場是否可以向北美地區看齊呢?
中國五礦有色金屬股份公司貿易事業部總監顧良民對記者解釋說,無論是加拿大還是美國,民用住宅都是獨棟房子比較多,相互間距比較小,與中國國情不同,中國高樓大廈林立、人口密度更大。這種情況下不考慮安全問題那是不可想象的。而鋁制電纜的安裝要求很高,國內一般很難達到要求,如果安裝做不好就更容易出現事故。
江西銅業副總經理吳育能則表示,歐洲也沒有大范圍使用鋁合金電纜,因為他們對銅芯電纜和鋁合金電纜的電氣性能、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生命周期成本等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與論證,從而得出鋁合金電纜并不適合歐洲國家的結論。
“銅工業企業通過建立能源管理體系,不斷增加環保投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大節能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生產出更適應市場的產品。”吳育能說。
另一方面,雖然從表面上看,銅電纜的價格是鋁電纜的兩倍以上,但綜合來看,兩者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國際銅業協會亞太區市場總監李荊對記者說,電纜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電纜要算系統報價。對于電力公司來說,他考慮的是系統報價,比如電纜鋪設,需要在地下挖管井和溝,挖多大的空間,這也是有關系的。此外,銅的維護成本跟鋁的維護成本也是不一樣的。“綜合下來,我個人認為銅和鋁的經濟成本并沒有那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