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以“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2015中國(綿陽)國際先進制造業大會在綿陽隆重召開,大會是第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
本屆大會集產、學、研、用于一體,通過主旨報告、圓桌討論、零距離對話、產品展示等多種形式等形式,邀請了600余位專家、學者和業內外精英人士共襄盛舉。對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軍民融合、互聯網+、物聯網與工業4.0等議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提供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
大會秉承國際性、專業性、先進性的特點,匯聚政府部門、先進制造業領域的500強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相關專業人士的智慧,探討“軍民融合技術轉化”、“中國制造2025分步實施戰略”、“強化工業基礎能力與提高綜合集成水平”、“智能高端精密制造”、“3D打印創新”等熱點話題,打造國際先進制造業頂級交流平臺,促進傳統制造業加速升級及先進制造技術產業化在綿落地,將綿陽工業產業鏈推向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
論壇:打造專業國際交流平臺探討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和路徑
本屆大會國繞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互聯網+、數字制造、3D打印、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分享來自全球領先的先進制造業技術與經驗。
今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李培根院士發表題為《中國制造2025淺析》的主旨報告,深入淺出的探討了中國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先進制造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路徑,為推動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極高的參考價值,朱森第先生發表題為《融合發展一一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戰略路徑》的主旨報告,指出智能制造發展的關鍵是融合,闡釋了融合發展的關鍵,為與會代表帶來全新的視角。中國工程院關橋院士作了“3D打印與廣義增材制造”主旨報告,深刻闡述了3D打印與廣義增材制透的淵源、技術體系、產業發展觀狀與前景,以及增材制造帶給航空制造模式的大變革。同時,來自徳國西門子、SAP、菲尼克斯,美國3Dsystems、臺灣研華等國際專家為與會代表帶來“工業4.0”的全新解讀,來自德國畢孚、上海電氣、秦川機床、東方電氣、中電科技等數百家國內外知名制造業企業也參與了此次大會,共同探討國際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
圓桌討論:百家爭鳴“中國制造2025”激發思想交鋒
圓桌討論環節是本次大會互動性、討論性極強的一個環節,為各位行業專家搭建了集思廣益的良好平臺。今日上午,圓桌論壇環節圍繞中國制造2025’和軍民融合戰略下的先進制造業發展路徑”這一主題展開激烈討論。
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院長馮曉擔任此次圓桌討論的主持人,博世力士樂中國大中華區副總裁劉天鵬、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企業大客戶及渠道業務副總裁邱楚群、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苗東、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科學技術動向中心首席研究官七丈直弘、3DSystems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經理周美芳、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機器人與應用中國市場與戰略規劃部負責人潘家壽、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大中華區戰略規劃部負責人湯敏等嘉賓參與了討論。嘉賓們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圍繞當下制造業的基本問題與挑戰、未來先進制造技術前沿、“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