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這導致在華外資企業的經營和戰略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營商環境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不過與此同時,外資企業也將從中國巨大的市場、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產業價值鏈提升、放寬外資準入的過程中,以及在全面深化改革、強力反腐、依法治國、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和塑造更為透明、公平的營商環境中持續獲益。
8月28日,由新華網與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共同舉辦的“適應新常態,發掘新機遇--2015在華外資企業座談會”在新華網全媒體播控中心舉行。圖為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王潔發言。
為深入剖析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在華外資企業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搭建企業、政府、媒體之間深入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推動求解外資企業在華發展遇到的諸多實質性問題,推動外資企業與中國經濟社會的本土化融合發展,新華網與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于8月28日共同舉辦了"適應新常態,發掘新機遇--2015在華外資企業座談會"。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王潔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是工業強國的的必經之路。
王潔說,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讓外資企業非常興奮,任何一個國家要從工業制造的大國變成強國,這是一個必經之路。在中國制造變成智慧制造的過程中,會碰到實體經濟融資困難,人力成本、制造成本的提高。一些企業在資本市場上運作的同時,忽略了在制造業上投資。
王潔表示,總體來講,施耐德對中國未來發展,特別是成為經濟強國上,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