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光伏產業通過技術創新 再次確立全球領導地位

時間:2015-08-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躍升全球最大光伏應用市場,光伏裝機世界第二,分布式光伏遍地開花……經過數年的產業調整升級,伴隨著國家各項利好政策的助推,中國光伏產業通過技術創新,重新發掘國內外市場,再次確立了全球領導地位。

通過數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持續升級,中國光伏產業重拾信心。光伏制造的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成為主要趨勢。未來我國光伏產業將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躍升全球最大光伏應用市場,光伏裝機世界第二,分布式光伏遍地開花……經過數年的產業調整升級,伴隨著國家各項利好政策的助推,中國光伏產業通過技術創新,重新發掘國內外市場,再次確立了全球領導地位。

加快調整迎復蘇

2012年,歐美光伏“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就像一根導火索,讓中國光伏產業的弊端悉數暴露。當時,國內光伏企業全線虧損,半數以上企業停產或半停產,部分骨干企業面臨破產、倒閉風險。

2013年7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時發布,正式拉開了光伏產業重新崛起的大幕。各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意見》,配套措施繼續完善,光伏貿易糾紛得到有效處理。

2014年,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我國光伏產業終于迎來轉機。國內光伏市場以及新興市場的開啟,成為推動行業復蘇的重要力量。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該行業2014年全球產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并包攬了前4名。

“雖然外部環境較差,但由于國內市場的支撐,以及我國光伏企業市場將拓展到中東、非洲等地區,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弱,使得去年光伏企業壓力減輕,光伏產業正向好的方向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梁志鵬還透露,在充分挖潛國內市場的基礎上,下一步將重點促進產業升級,為技術性能更好的高質量產品和優秀企業提供專門市場支持,引導我國光伏產業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國內市場添活力

當中國光伏產業在海外遭遇危機時,國內光伏市場的復蘇為中國光伏產業注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活力。

在寧夏中衛市迎閆公路以西,廣袤無垠的騰格里沙漠南緣,上萬塊光伏板熠熠生輝,成為沙漠里的一道風景,這就是國內首個沙漠光伏發電站。電站的建設方銀陽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政策引導下,不僅把硅片工廠搬到了中衛,還在沙漠里建起了光伏電站,形成了“硅料—硅片—光伏組件—光伏發電”全產業鏈。

銀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正告訴記者,除了寧夏光照條件好以外,選擇在這里建光伏電站,更是為了在西部地區建立自己的終端市場,擺脫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使公司走上良性循環發展之路。

相對集中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具有靈活性高、靠近需求側等優點,為了加快國內分布式光伏電站推進,國家能源局先后在全國確定了30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

驅車行進在浙江嘉興光伏高新區,“努力創建中國光伏科技城”的廣告牌隨處可見,大部分工廠的藍色彩鋼瓦屋頂都披上了一層閃亮的光伏“新衣”。高新區企業嘉興福萊特集團自建的8.364兆瓦光伏分布式發電項目,從2014年至今已經發電100多萬千瓦時。“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對光伏企業來說更是一劑良藥。”集團總裁辦常務副主任苑飛說,福萊特主要產品是超白光伏玻璃,隨著國內光伏應用市場逐步啟動,內銷份額已從過去的30%攀升至50%。

在安徽合肥高新區,成片的廠房屋頂,正被一塊塊“小黑板”覆蓋,源源不斷地為企業生產提供電力。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是該區目前唯一的光伏電站投資方。在其廠區,所有的生產線已開啟,在國內光伏市場的帶動下,等待出貨的逆變器擺滿了廠區主要干道。

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光伏企業紛紛實施產業全球布局計劃,通過到海外建廠等方式規避潛在貿易風險。正信光伏近日與瑞士一家知名公司正式簽訂了代加工協議,公司全球營銷副總裁李倩表示,“為了滿足歐洲客戶的市場需求,我們公司很早就已考慮在歐洲進行本土化生產,以徹底規避‘雙反’問題。歐洲市場不能放棄”。

技術創新練內功

在供需失衡、產品同質化的背景下,我國光伏企業近年來加大了工藝技術研發力度,生產工藝水平不斷進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產業化生產的高效多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17.8%,單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19.3%,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今年6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提出應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支持先進技術產品擴大市場,全面實施“領跑者”計劃。

“技術進步是維持企業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就光伏轉換率而言,在現階段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很了不起。”晉能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友介紹說,目前公司多晶硅電池平均效率即達到18%以上,采用二次印刷工藝的電池量產效率最高達到18.84%,組件效率遠超“領跑者”計劃16.5%的標準。“我們希望通過為客戶平價供應高功率高可靠性的光伏組件,有效降低客戶在電站項目建設期的投入,顯著提升電站運營期的長期發電收益”。

而作為第二代太陽能電池的薄膜電池,也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開始占據市場。目前,漢能薄膜發電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銅銦鎵硒組件經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院認證的最高轉化率達到21%;砷化鎵組件獲得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的最高轉化率達到30.8%,這也是世界最高紀錄。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常務副院長莊大明認為,銅銦鎵硒技術的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潛力大,隨著市場擴大,制造成本上也可能比多晶硅更便宜。更重要的是,我國銦、鎵資源豐富,在原材料成本和可持續性方面也具有很強競爭力,因此銅銦鎵硒的國產化優勢將會非常明顯。

專家表示,隨著產品技術和制造工藝的持續進步,光伏制造將更趨近于半導體的精密制造,產品集成化程度更高。未來,高效和可靠性不是衡量光伏產品的唯一指標,智能化、輕量、與建筑結合的要求會使產品更多樣化,適用于多種應用和安裝條件,實現能源互聯網。而光伏制造的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以及未來全球虛擬工廠都是目前產業升級的主要趨勢。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