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4.0:中德合作前景在哪?

時間:2015-08-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一個大的市場當中,無論是互聯網產業還是傳統企業,都會去結合,成為共同的贏家,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新的商業模式的催生,然后會在新的市場當中提供服務。

為了迎接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到來,我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德國也提出了“工業4.0”計劃。一個是制造業大國,一個是制造業強國,中德兩國如何促進產業升級,攜手應對挑戰?工信部昨天邀請六位德國頂級專家對此進行解讀。

共合作:關注消費者個性需求

中德兩國之間并不缺少合作的先例。中國道路上跑的很多著名汽車品牌,像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等都來自于中德合資企業。但是在我國汽車工業告別高速增長之后雙方應該如何繼續合作呢?德國技術科學院院士愛卡特·古納特·烏爾曼教授認為,要更關注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愛卡特·古納特·烏爾曼:未來的目標就是有那種可以生產個性化產品的系統,但是同時讓它的單位價格與現在一樣,不要再升高。比如保時捷汽車,車燈有上千種選擇。其它零部件也有許多許多的選擇。未來每一輛車都可能跟另外一輛車不一樣。

促和諧:兩類企業尋求共贏

這考驗的是強大的設計、制造、智能化生產的能力。但是當傳統制造業正準備發奮圖強的時候,卻迎來了互聯網公司的大舉進攻。國外的谷歌公司、國內的樂視公司都開始滲透到汽車領域。那么應該如何看待在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時代,互聯網企業的作用呢?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協會信息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部部長萊納·格拉茨認為,傳統產業與互聯網企業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

萊納·格拉茨:在一個大的市場當中,無論是互聯網產業還是傳統企業,都會去結合,成為共同的贏家,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新的商業模式的催生,然后會在新的市場當中提供服務。

比如亞馬遜公司想嘗試用無人機送快遞,這對無人機的性能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互聯網公司的創新也離不開制造業的支持。德國工業4.0平臺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艾納?安德爾強調,未來建立起信息物理系統之后,智能工廠、智能物流就都不是什么難事。

互借鑒: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關于中德兩國合作的前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宋曉剛認為,雙方一個是制造大國,一個是制造強國,各有優勢。未來無論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還是實現德國工業4.0,雙方都可以給對方很多借鑒。

宋曉剛:我們的制造業是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多的,市場在我們這里。很多的門類德國沒有,所以在工藝上就有我們的優勢。把我們對制造工藝的熟悉,跟他們的信息化、智能技術能夠很好的合作起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