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家電智能化帶動傳感器市場發展

時間:2015-08-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傳感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現代技術發展中傳感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很多產業的發展也給傳感器帶來了機遇。

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傳感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現代技術發展中傳感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很多產業的發展也給傳感器帶來了機遇。

智能家居美好愿景的實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升級與齊頭并進。如果把智能家居比喻成一個擁有智慧與感知能力的人,那么傳感器便是這個人的五官。正是這樣的五官(紅外、聲音、溫度、濕度、光照度、壓力等傳感器)自動完成信號的采集、處理和傳遞,通過聯網等種種手段達到智能控制的基礎功能。

種類繁多,發展迅速

傳感器作為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物體的信息,并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成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根據基本感知功能傳感器可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種類。

記者從中國傳感器產業化推進大會上獲悉,2014年,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2015年,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需求量達652.9億只,銷售額預計突破1300億元。

傳感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比、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等領域。而隨著智能家居、高端家電、智能硬件的興起,傳感器迎來了新的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傳感器在家電領域的發展前景,紛紛投入資源開發家電應用市場。

借家電智能化東風

近年來,家電智能化帶動傳感器市場變得火爆,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開始集成傳感器,增加智能感知功能。“在家庭視頻監控中,當小偷進入房間時,就會被攝像頭(圖像傳感器)捕捉,通過家庭控制中心的處理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到警察局和家人的手機上,達到自動報警的目的,這一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就可以完成。”在AWE2015(中國家用電器博覽會,現已更名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一位提供家電智能化解決方案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舉例說,“通過傳感器,這樣的智能監控已成為智能家居的最基本功能。”

事實上,在AWE2015期間已經能夠看出智能風潮的威力,以美的集團與小米合作為開端,海爾設立U智慧生活開放平臺展區,格力、志高空調等紛紛跟進,三星、LG、博世更是不斷強化智能家居概念。傳統家電企業紛紛推出智能產品的同時,京東、360、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也加入這場競爭,Broadlink、機制云等新興科技公司也表現出對智能家居的追捧態度。不難發現,智能已成為家電行業繞不開的話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傳感器的配合。

據了解,家電常用的傳感器主要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光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和紅外線傳感器等。家電用傳感器的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僅能給生活帶來便利,還可以避免火災、損傷等意外事件的發生,很多傳感器公司都在搶占這一新增市場。裝有智能控制系統的現代傳感器,同樣擴展到家電制造領域,并成就了一批中小企業新軍。“傳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使用主要有安防類、健康類以及環境類,其中,環境類傳感器,家電企業需求量較大,智能小硬件則對健康類和安防類的需求比較多。”物聯傳感媒介總監張曉君分析說。

家電制造領域需求量增大

各企業忙布局

作為家電信息采集的主要來源,傳感器對家電的智能化水平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張曉君介紹說:“傳統的家電控制,只作用于家電本身,所有的裝置都是控制家電。高端的傳統家電可以有更高的設置,被稱作‘自動’。而隨著傳感器的應用,智能家居飛速發展,傳感器讓家電發生了改變。通過傳感器,檢測原本設備無法感知的數據和條件,連接到各種家電當中,改善和增加家電本身的控制功能,減少人為的設置,把家電的‘自動’變成了‘聯動’。”

張曉君進一步解釋說:“家電企業加快物聯網步伐,大到冰箱、彩電,小到微波爐、電飯煲,未來每款傳統家電都將植入傳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布局智能家居或是進軍環境電器(以空氣凈化器與凈水器為主)領域的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公司目前對傳感器都有不小的需求。因此,由工業傳感器起家,向家電領域延伸的企業并不少,面對巨大的家電用傳感器市場,無論過去專注于車載傳感器制造的森薩塔、知名傳感器制造商夏普,還是在中國工業傳感器領域表現不俗的漢威電子、煒盛科技都對進軍家電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面對家電企業對傳感器的旺盛需求,國內最早從事氣體傳感器研究和生產的廠家之一,漢威電子正由傳感器硬件龍頭向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在工業領域積累的專業技術和質量控制經驗是漢威電子的優勢。”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紅軍表示,“經過兩年的調研和準備,漢威電子瞄準家居空氣健康監測、燃氣安全智能硬件,以‘健康、安全類單品’為突破口,將漢威電子的專業傳感器技術、工業制造技術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于消費類智能家居市場,希望打造出一款像美國NEST那樣的產品。”據了解,目前,漢威電子的產品研發、APP、云端平臺測試已近尾聲,年底將會發布“空氣電臺”系列產品,全面啟動線上推廣、銷售。

據煒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徐永軍介紹,2014年煒盛銷售各類傳感器約1100萬只,銷售額為8000萬元,基本按照公司規劃發展;2015年,預計銷量為1300萬只,銷售額達到9500萬元。目前,煒盛正在積極推進旗下產品在家電領域的應用,訂單量不斷增加。對此,徐永軍介紹說:“進軍家電領域是基于企業自身經營發展需要,智能家居處于大發展的前夜,智能家電是未來趨勢,實現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的互聯互通,需要大量傳感器,同時,家電本身保有量較大,也符合傳感器大批量生產的特點。我們的氣體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早已大規模應用于家庭燃氣、安防、自動感應、環境檢測控制等領域。”

據了解,夏普的粉塵傳感器采用獨特的檢測方式,利用內嵌的紅外線LED,沿通孔橫向照射紅外線,另一側安裝光電二極管,用來檢測紅外線照射孔內粉塵產生的散射光的強度,主要用于空調和空氣凈化器等家電。夏普電子設備事業本部系統設備事業部企劃部CE組組長羽山太強調:“這是一種整體檢測通孔中所有粉塵的方式。與逐一檢測粉塵的傳統粒子計數器法相比,可明顯縮短檢測時間。”通過與粉塵傳感器組合,只需大約10秒,即可檢測出PM2.5濃度。安裝在空氣凈化器和空調等產品中,可實現在空氣污染加重時發出警告的功能。

另外,夏普還推出測距傳感器,這類傳感器已廣泛應用于馬桶蓋自動開關機構、自動感應出水龍頭、檢測用戶離開并切斷電源的電腦顯示器、機器人吸塵器和投影儀自動對焦等。

森薩塔科技在汽車制造領域有著豐富的傳感器配套經驗。近期,森薩塔成立了專門的工業傳感器業務部門,針對中國家電市場推廣森薩塔旗下傳感器。對此,森薩塔科技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控制器產品市場部亞太區總監葉曉棟表示:“經過20年奮斗,我們在家電制造領域積累了很深的資源,要充分利用好。引入傳感器業務將進一步豐富森薩塔產品品類,加強為家電整機制造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綜合能力。”

據了解,具備環境監測功能的傳感器,在“兩凈”家電(凈水器和空氣凈化器)上的應用不斷增大。在IkairCOO張嘉嘉看來,環境空氣領域的市場需求比較大,專注在這一塊的傳感器供應商正在迅速增加。而Ikair在成功推出空氣檢測類智能硬件產品后,也開始了向“云傳感器”服務商轉型,為空氣凈化器等小家電提供云傳感方案。

技術不斷完善

從產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傳感器在家電上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家電企業普遍關注的傳感器精度問題以及配套成本問題,都是傳感器企業現階段尋求技術突破的重點。

從提供空氣檢測的硬件裝置轉型做產業鏈上游,Ikair推出了9款MAXENSE云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在線校準引擎技術提高測量精度。據了解,Ikair已與西摩小智、凈美仕空氣凈化器、亞都空氣凈化器等企業展開合作。對此,張嘉嘉表示:“我們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最終接入互聯網云平臺,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這將有助于家電實現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控制,為消費者提供更貼心、更智能的用戶體驗。”

“傳感器的精度主要受到環境及編程設計的影響。”徐永軍表示,“要盡量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除了傳感器本身性能的不斷優化,還需要在應用領域進行細分,比如對環境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擾氣體事先進行歸類,然后根據歸類結果進行傳感器選型,或者對傳感器的使用溫度范圍進行統計,然后根據溫度范圍對傳感器進行相對精確的溫度補償,從而減少干擾因素造成的操控不靈、傳感不精等問題。”

此外,很多廠商對傳感器植入的無線技術選擇持有不同看法,并對傳感器植入數據統計結果的歸屬存在爭議。張曉君舉例說:“在對無線信號的選擇評估上,以前部分家電廠商選擇Wi-Fi技術,但是應用過程中發現問題,改用ZigBee技術。”

合理的生態圈需要更加專業的合作,物聯網體系比較龐大,需要眾多企業共同參與,開放互通的接口,這樣才能保證行業健康穩步發展。”

隨著傳感器技術的不斷完善,傳感器企業普遍認為,未來傳感器發展方向是物聯化、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