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首個“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建設領導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2015年項目技術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基地的首份實施細則。
剛剛過去的7月,從項目啟動、招商評優考核、中標企業公布,到月底該基地首份實施細則出臺,一連串緊鑼密鼓的動作,無不透露出國家對探索和推廣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光伏產業升級共同促進的新模式的決心和信心。
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通知》指出,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將由大同基地建設辦公室和作為技術支撐單位的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進行公示,并對主要技術指標和完成情況進行排序。“排序”,對于參與企業來說是敏感詞匯,不管自己做的多優秀,都難免“山外有山”,而公開“排序”將使每個企業的情況都暴露在大眾的視線中。這一方面顯示出政府的嚴格果決態度,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激烈的競賽即將拉開帷幕。國家則對這樣的技術競賽樂觀其成,“領跑者”計劃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通過先進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和競爭,帶動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從而沖破新一輪產能整合循環,打造高素質產業價值鏈條。
“本次項目招標采用競爭性遴選的方式,全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在此前召開的該示范基地建設啟動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領跑者”計劃不同于一般的光伏項目,要起到支持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作用。光伏發電除了產品要達到先進水平,光伏工程投資經營企業也應具備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能力。
“最終中標的12家企業無論從投資能力、經驗業績、專業態度還是從技術先進性來講,都是比較令人信服的。”參與評選的專家表示,在企業申報資料提交和評優的全過程中,都按照公平、公正的要求,采用錄像和專設監督等方式,確保評優的客觀環境,所有專家均簽署了承諾書。在注重前期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的同時,《通知》也對項目現場檢驗、竣工驗收和建成驗收進行了規范。要求對項目投產一年后的后評估結果進行公示。此外,根據招商文件的要求,光伏電站完成綜合驗收一年后,基地建設辦將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組織開展后評價工作,包括單一項目后評價和基地整體建設后評價。
業內認為,國家能源局力推的產業信息公開化,有望以此打開一個突破口,至少使產業適應這一要求,習以慣之。
產業升級劍指技術指標
《通知》明確規定了大同基地項目的基本技術條件,對電池組件轉換率、衰減率以及系統整體效率上也提出具體指標。
記者對比后發現,該指標與此前國家能源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出臺的《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中提出的準入標準是一致的。但《通知》重申這是下限要求,鼓勵優質產能達到更高標準,并體現出更具創新性的性能指標,提供創新產品。
《通知》對項目招標條件進行了重點說明:“光伏電池組件等主要設備須通過國家認監委批準的檢測認證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和認證證書。”并特別指出,如果一個電站中所用組件多于一種,應分別提供相應的證明文件。
據悉,領跑者計劃的初衷就是通過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技術手段,把控產品性能門檻,從而起到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利用效率的目的。因此,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作用被凸顯了出來,也自然成為企業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
但也有企業表示困惑,具體是什么證書才被認可?據此記者采訪了相關政府部門以及示范基地技術支撐單位,得到的回答是一致的,即只要是認監委批準的檢測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書,都予以認可,并不指定具體認證機構。同時,也未提出針對此次“領跑者”計劃單獨進行認證的要求,只要是前期認證表明符合文件中提出的技術指標的,即認為符合招標標準。
“目前能源資源如何擺脫行政授予,實現市場化的配置一直是光伏等能源領域的‘老大難’問題,此次通過創新科學的評價體系明確項目業主,是光伏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表示。
關于國內組件、逆變器等關鍵設備對于指標的滿足情況,記者了解到,我國主要的組件和逆變器企業大多有相應型號的產品符合要求。目前,根據開展的檢測認證工作,鑒衡認證中心已公布了第一批滿足示范基地建設指標要求的組件、逆變器產品名單,后續還將不斷更新名單,為市場提供參考依據。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