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2015兩岸四地機器人協同創新論壇在深圳市舉辦,兩岸四地的機器人領域專家宣讀并簽署了《發起成立兩岸四地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倡議書》,希望以創新中心為企業行業提供實質性的技術支持,促進兩岸四地機器人技術及產業的產、學、研合作創新。
“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聚焦在機器人領域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港澳臺可以利用內地的科技人才、技術、資金、市場,內地可利用港澳臺國際合作渠道廣的優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勤希望中國能夠在薄弱環節、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上取得突破。
在此次論壇上,臺灣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羅仁權代表兩岸四地發布了機器人協同創新技術路線圖,路線圖對未來兩岸四地協同創新中心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院長陳俊龍代表兩岸四地的機器人領域專家宣讀了《發起成立兩岸四地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倡議書》,希望協同創新中心進一步促進兩岸四地機器人技術及產業的產、學、研合作創新。同時,創新中心籌備組與企業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兩岸四地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簡介
兩岸四地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是由兩岸四地知名的專家、學者共同發起,由深圳市的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盟內地工作站,深圳市政府科創委、深圳市科學義工共同籌備。中心暫時設置在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
創新中心的實驗室由臺灣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沈陽自動化所、清華大學、深圳市機器人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共同成立。中心理事會成員由兩岸四地實驗室政府及行業代表組成。中心顧問委員會成員是國際機器人知名專家、政府及行業的領導。中心的經費包括研究項目經費、建設與開放經費和產業化的經費,由政府和社會的力量共同捐助。
中心技術研究的方向包括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整合的技術,可以應用在鐳射切割、焊接、涂膠、拋光、去毛邊等工作。還有醫療護理、康復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微型機器人、智能交通技術等。
中心計劃在成立3個月內,和各個高校、院所、研究院簽訂共建的協議;成立6個月內,各個實驗室要確立研究方向;1年內,人員單位進駐創新中心開展實質性科學研究,開始自主爭取相關項目的經費;2年內,與企業緊密結合的科研文化在國民經濟主戰場發揮實質推動的作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