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裝洽會”8月珠海開展,機器人、無人機獲推介。廣東在珠江西岸的裝備制造業上將繼續發力,并將對接“中國制造2025”。根據今年前5月的統計數據,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實現裝備制造業投資286.2億元,同比增長33.6%。
此次展會以“工作母機”為主,同時有“智能制造、海洋工程、新能源與節能環保、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六大裝備制造主題,展示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發展成果。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技術等結合“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概念的產品、技術將在展會展示。
裝洽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珠海市副市長王慶利稱,這是工信部和廣東省合作共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要舉措。首屆“裝洽會”旨在展示珠江西岸地區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成效,推進“六市一區”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品、技術、人才、項目、資本對接,將有力推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快速發展。
在“中國制造2025”、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助推下,廣東在珠江西岸頻頻落下“先進裝備制造”的棋子。
去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珠海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三個月后,工信部、廣東省政府在珠海市簽訂了共同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發展合作協議。協議簽訂后,珠海市與佛山市共同倡議舉辦首屆“裝洽會”。
截至目前,珠海、佛山等六市一區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在中山市,先進裝備制造業是第一支柱產業,在數控機床、專用設備、電力裝備、環保設備、重要基礎件等領域坐擁優質企業;在順德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則是第二大超億元的支柱產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特色鮮明。其中,被廣東定位為產業帶龍頭的珠海,最終成為裝洽會的主辦方。
“龍頭的意思不是體量大,而是發揮引領作用。”王慶利說。他認為,珠海既有經濟特區、國家新區和自貿區政策疊加的制度環境優勢,又有聯通港澳的區位優勢,皆能成為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有利條件。
廣東省經信委珠江西岸裝備產業帶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劉志剛認為,作為廣東省的重大部署,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制高點。“從全球看,發達國家不會輕易將先進裝備制造技術授之于人,中國只有自己干。這就要求政府的政策更加注重創新,扶持本土企業掌握核心技術。開展‘裝洽會’促進資源對接,有利于將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