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率隊到小欖、東升調研裝備制造企業,再次強調了“工業母機”類制造業對轉型升級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對于企業是否擁有核心技術、融資需求等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并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解決這類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記者從中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解到,經過前期調研,該局正起草針對“工業母機”類制造業發展的專門政策,集中資源支持這項產業做大做強。
五大領域億元級“三有企業”達22家
省經信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珠江西岸六市一區598家“工業母機”類制造企業中,共有150家有自主知識產權、有核心關鍵技術、有市場前景的“三有企業”,其中中山在數控機床、專用設備、電力裝備、環保設備、重要基礎件等五大領域就有22家企業是產值超億元的“三有企業”。
位于南區的中山市奧美森工業有限公司,就是在數控機床領域產值超億元的“工業母機”制造企業。近三年來,該公司用于研發的經費高達2500多萬元,承擔了中高檔數控管路加工系統技術改造項目、節能節材空調換熱器生產設備技術改造項目、空調器智能生產裝備數字化車間項目等多項省市技改項目。截至今年3月,該公司共申請專利372項,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217項,其中發明專利63項;申請國際專利7項,已獲授權2項。近5年來,公司的總產值及利潤均以年增長20%以上的速度遞增,2012至2014年共納稅5150萬元,被定為中山重點上市后備企業。
在車間里,記者看到了奧美森為本地童車生產企業研發調試的童車鋁管柔性生產線。通過整合數控彎管器、機器人等8臺設備,可以用于彎制童車骨架之圓形、方形及異型的鋁管,并在鋁管不同位置加工各種規格的孔。借助兩個來回伸縮的機器臂,生產線可自動完成取管、彎管和打孔等工序,僅45秒便完成加工。這樣的一條生產線,可以節省人工13人、節省場地2/3,并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實現標準化生產。
奧美森公司董事長龍曉斌告訴記者,在目前工業4.0、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的浪潮下,各個行業對自動化裝備的需求非常大,中山本地也有很多企業通過他們的設備實現技改。“今年以來政府大力推動技改,鼓勵轉型升級,這也給原本猶豫的老板動力,讓他們加速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龍曉斌認為,從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角度看,中山市政府支持力度一直都很大,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母機的研發成本很高,如果生產廠家定價過低,那么研發費賺不回來。定價過高的話客戶負擔也很重。所以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加大相關扶持力度,以加速市內先進裝備制造業,特別是生產工業母機企業的發展。”
細分領域特色突出是廣東“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的一大特點,中山這方面的特點也比較明顯。例如,在珠江西岸數控機床領域9家產值超億元的“三有”企業當中,中山就占了4家;紡織機械制造領域產值超億元的7家“三有”企業中,中山也占了3家。今年以來,中山數控機床領域的“母機”企業增長迅猛,勝龍鍛壓機械、倍速特機械、中臺精密數控車床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50%、105%、82.79%。
30家“母機”制造企業有增資計劃
在廣東漢唐量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廣東漢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國內首臺工業級金屬3D打印機:一人高的白色“柜子”上,工作人員通過電腦輸入需要打印的模型,隔著玻璃窗,“柜子”內金屬打印材料被一層層地送入到打印區域,一道激光快速地對金屬打印材料進行“激光熔化”,每隔十來秒,一個零件截面圖形就被打印出來。“送粉-鋪粉-激光熔化”3道工序地不斷重復,“柜子”最終完成金屬3D打印。
漢邦激光總經理劉建業告訴記者,作為一臺“工業母機”,工業級金屬3D打印機主要應用于快速成型工藝與粉末的基礎研究,可應用于醫療、工業制造、航空航天等多個精密制造領域。“相比起傳統制造,3D金屬打印不用花時間開模具,在3D打印機輸入模型后可以直接生產,所以更適用于個性化的金屬零部件產品的制造,效率高成本低。”劉建業表示,“它在技術應用方面得到業界很多認可,目前已經接到大概12臺訂單,已經交付一臺,有兩臺訂單正在生產制作中,預計兩個月后交付。”
漢唐下屬的另一家子公司廣東量澤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則擁有別的“秘密武器”,其超短脈沖激光器的成功研制,彌補了國內無超短脈沖激光器的空白,而皮秒飛秒激光器則具有國際領先的水平。皮秒飛秒技術可應用于各種微孔的打孔、切割,以及新發現的表面的處理,可以形成縮水結構應用在兵器上。用它打的微孔可以透光、透氣、透聲、不透水,該公司目前已與小米、華為公司洽談戰略合作,計劃用于可穿戴電子設備。
“從我們公司建立開始,市政府一直對我們公司很重視,給了很多方面的扶持,包括在創新團隊的引進、重大專項的落地等方面,對我們公司未來的發展非常關心、支持。而就目前情況看,我們有這么多好的項目要落地,真正實現規模化生產、銷售還需要一定場地支持,整個項目大概需要50畝的場地。研發需要幾千萬的投入,我們也可能需要1500萬左右的抵押貸款幫助公司發展。”劉建業說。
據了解,在珠江西岸“工業母機”類150家“三有”企業中,有95家正在實施或近期有做大做強的投資計劃,其中中山占了30家,預計投資73.3億元。事實上,廣東省和中山市都計劃推出針對“工業母機”類裝備制造業的扶持政策。市經信局裝備業和民爆用品管理科副科長黎雪林介紹,2015至2017年,省財政統籌將安排150多億元,集中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而市政府計劃在同期安排9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和技術改造,力爭到2020年,全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5000億元。
名詞解釋
工業母機
指制造機器和機械的機器,也叫機床、工具機,簡稱母機。省經信委、科技廳和統計局將“工業母機”類制造業界定為制造各類裝備的制造業,包括通用設備制造和專用設備制造兩個大類為主的制造各類裝備和重要基礎件的若干行業小類。這一類制造業被看作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石和搖籃,處于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