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江蘇徐州采用水生態立體調控技術治理黑臭河

時間:2015-08-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江蘇省徐州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唐山萬潤國際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日前在江蘇省徐州市子房河,采用“WRI水生態立體調控集成技術”和無害生態制劑實施示范綜治,取得良好成效。江蘇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徐州分中心檢測報告顯示,試驗段河水治理后達到地表IV水類水質。

江蘇省徐州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唐山萬潤國際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日前在江蘇省徐州市子房河,采用“WRI水生態立體調控集成技術”和無害生態制劑實施示范綜治,取得良好成效。江蘇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徐州分中心檢測報告顯示,試驗段河水治理后達到地表IV水類水質。

據了解,子房河位于徐州市區東北部區域,下游與荊馬河相連接,匯水面積6.5平方公里。試驗水域以下淀子房河截污閘為起點,試驗河道全長60多米。

據徐州市水利科學研究所總工范敬蘭介紹,這一河段水質黏膩,水色如墨,表面漂浮大量餐廚廢油、工業廢油和生活垃圾,全段散發刺鼻惡臭,附近居民深受其擾。根據檢測,水體中無可見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為了突出試驗效果,施工人員選擇了一段60多米長的河道,東西兩端通過閘門、欄布等進行了隔離。

“以往治理黑臭河道都是采用加法治理,運用底泥固化、絮凝沉淀、物理疏浚等方法,然后再對水體進行治理。現在則是運用全新的減法理念,對污水和底泥同時治理。”范敬蘭告訴記者。

試驗團隊利用微生態制劑和環境友好型化學制品,先消除水體粘膩,然后消除河道底部污泥的粘稠,分解油污,給水體解毒和除臭,再采用底泥原位削減技術對河道底泥進行解毒除臭和改良,最后還水質以清澈。

管理人員先向水中投試驗制劑,解除水體粘膩和底泥粘稠。由于施工段狹小,大型設備無法展開,采用旋流造浪設備將水體和底泥大范圍充分擾動和混勻,以便產品與底泥和水體中各類污染物質充分接觸,迅速解除水體和底泥的黏膩狀態。

現場觀測結果顯示,投入WRI清水Ⅰ號10小時后水體粘膩被解除,河涌黑臭消除。第二次投放WRI清水Ⅱ號,促使底泥中釋放出來的和漂浮在水面的油污被迅速分解。12小時后,油污、懸浮有機質和有毒有害物質分解,現場可見油污分解殆盡。第三次投放悅水Ⅰ號解毒除臭改良劑,能夠迅速分解水體中各類有毒有害物質,包括農藥、染料、除草劑、多氯聯苯、多環芳烴以及因使用氯溴制劑產生的藥物殘留等幾十種生物毒性大、對生物細胞危害大的有毒難降解有機物。產品投放72小時后,水色清亮,異味消失。

江蘇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徐州分中心現場取樣后,對水質進行了化驗。檢驗報告顯示,除總氮(治理前為37.1mg/L,治理后為7.55mg/L)數值略高外,這次治理后的水質達到了Ⅳ類水的標準。其中氨氮從治理前31.7mg/L下降到1.42mg/L;溶解氧由治理前的0.45mg/L上升為6.7mg/L。

范敬蘭表示,他們在實驗室進行試驗時,水質能夠達到Ⅲ類水的標準。總氮消減需要時間,后續還要跟進水生植物和魚藻投放等措施來逐步改善水體環境。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