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壓力下刺激投資政策有望持續加碼,而電網建設,尤其是配電網的建設不僅可以補齊國內電網最薄弱一環,還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帶動國內電力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同時,電改配套文件核心內容擬定完畢即將公布,產業價值鏈迎重構機遇,潛在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根據新華網報道,國網公司將全面加快推進農網改造升級。2015年,國網將在年初已安排902億元農網投資的基礎上,新增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674億元,全年農網改造升級投資將達1576億元,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充電樁規劃持續發酵。京津冀2020年前力爭建成充電網絡涉及11條高速公路京津冀三地召開京津冀充電設施協同建設聯合行動啟動會,簽署《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車充電設施協同建設聯合行動計劃》,力爭到2020年建設形成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公用充電服務網絡體系。為落實行動計劃,京津冀三地發改委還制定了《京津冀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協調建設規劃綱要》,涉及充電設施協調建設的高速公路有11條。
北京純電動客車最高享50萬補貼,政策紅利推進純電客車應用。7月28日,北京市財政局公布了《關于購買純電動客車有關財政政策的通知》,明確北京市純電動客車補助將按中央標準1:1發放,中央和地方補助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此次北京市地方補貼的出臺將促進新能源客車的推廣應用,與之前搖號限行等乘用車政策協同作用,全面促進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受政府主導明顯,今年上半年的產銷量已經和去年全年水平相當,預計全年銷量有望達到4萬輛。
新電改重構產業價值鏈,電網角色轉變開啟發、售、用巨大市場空間。電改政策密集推出,9號文明確“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的改革基本主線。電網角色由“吃購銷價差”轉變為收取過網費,長期來看,出讓的利潤將由發、售、用三方共享;售電側參與主體多元化,發電和售電側將展開電量和電價雙重競爭,下游用戶受益銷售電價下降。核心配套文件預計近期出臺,電改落地帶來的空前投資機會不容忽視。
輸配電價核定決定改革進度,看好試點區域地方發電公司搶占區域售電市場先機。電網資產、運行成本和有效資產的收益核定難度較大,將影響輸配電價的核定,進而改革的進度。開展試點核定的區域(安徽、湖北、寧夏、云南、貴州、深圳、蒙西電網)已贏得改革先機;地方電網公司配售成本與兩大電網具有可比性,所在區域電網輸配成本核定難度較小,有望先行推進發售電市場放開。首要關注地方電網公司,一方面,受益于電網利潤的出讓,購電成本將降低;另一方面,憑已有售電牌照和多年電網運營經驗,將首獲異地新建或并購配售電資源的機會,推動業績實現跨越式增長。
投資建議:電網建設和電力體制改革我們重點推薦內蒙華電、四方股份、湖北能源、皖能電力、國電南瑞;充電樁重點推薦萬馬股份、特銳德、奧特迅;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重點推薦金風科技。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