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成立60年來,新疆機電工業走過了從仿制到自行研發設計,從修配到制造,從單機制造到成套設備生產;從主要滿足疆內市場到走向全國,并開始在一些重要領域裝備中國、裝備世界的不平凡歷程。全區機電工業總產值“十二五”前四年平均增速19.8%,超過同期全國機械工業平均增長水平,高于全區工業同期增長速度,2014年超過600億元。
新疆機電工業從上世紀50年代起步,從仿制、引進到自行開發、研制新產品。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我區生產的石油綜合錄井儀、120噸井架拖車、沙漠越野車等一批產品填補了自治區和國內空白。
“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我區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吸引上海大眾、三一重工、陜汽集團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來疆投資,累計上百個項目落戶我區,總投資額520億元,促進了機電工業行業結構調整,也為行業發展增添了新活力。”自治區機電行辦副主任王銀奇說。
2012年底,2臺汽車起重機、1臺履帶式挖掘機在三一西北重工產業園下線;2013年8月29日,上海大眾汽車(新疆)有限公司在新疆生產的第一輛轎車下線,并開始批量生產。這兩個項目的正式投產,結束了新疆不能生產乘用車和工程機械的歷史。陜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三一西北重工有限公司、新疆北車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新疆太行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重點項目也先后建成投產,成為機電工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2014年我區機電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超過600億元,比2009年增長2倍多;2014年總產值億元以上企業45家,比2009年增長2倍多;2014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85億元,比2009年增長9倍多;2014年汽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1億元,比2009年增長6倍多;2014年生產汽車總量達21994輛,比2009年增長8倍多。
目前,新疆機電工業已形成以輸變電裝備、新能源裝備、農牧機械、石油石化裝備、汽車工業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機電工業行業制造體系,主要生產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大型電力變壓器等性能達到國內領先甚至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其中,大型電力變壓器產品廣泛應用于世界上輸送距離最遠、傳輸容量最大的哈鄭線±800千伏特高壓直流、世界上首條商業運行的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等多項重點工程中,并為世界多個國家提供裝備和系統集成服務。同時,大型風力發電機組開始進入歐、美、澳、非等海外市場,金風科技成為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風電制造商及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實現了從“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的歷史性跨越。
目前,我區特色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建設取得成效。烏魯木齊、昌吉高新技術開發區(輸變電裝備)依托資源、產業和技術優勢,經過持續不斷投入、建設和發展,已凸顯產業集聚效應,哈密風電裝備、庫爾勒石油石化裝備及石河子農牧機械裝備等產業聚集區也初具雛形。
王銀奇說,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全面推進,為實現機電工業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也將為我區打造成為西部重要裝備制造基地和向西出口基地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新疆機電工業產品,從新疆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