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規劃》提出今后五年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工信部將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在輪胎、陶瓷等原材料行業以及國防軍工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同時,《規劃》也對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估計市場空間將超千億元。
未來20年產業將迎發展機遇
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楊紹輝指出,機器人前景樂觀,國內外巨頭領跑。由于人力資源成本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驅動,未來至少20年里,我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但主要市場仍被KUKA、ABB、Fanuc和安川等國際巨頭占據,本土產業領跑者有望快速成長,強者愈強。
楊紹輝認為,機器換人有望滲透到各個領域。近年來,機器人行業增長最快的下游領域將集中機器人在能直接替代人工作的領域,如電子、加工和汽車,但目前仍有99%的工作崗位尚無法用機器來替代,這99%的工作將是機器人未來發展的重點。
楊紹輝分析,機器人行業面臨激烈競爭。行業準入門檻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資,進入此行業的公司越來越多、規模差異將拉大,市場將會出現淘汰。
重點關注兩類公司
國信證券(21.74,0.00,0.00%)表示,我國機器人下游行業中,工業機器人在汽車、家電行業發展快,服務機器人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值得期待。
楊紹輝指出,面對仍具有發展潛力的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呈現寡頭壟斷格局,但以新時達(30.92,0.00,0.00%)為代表的新進入者將擠入以新松機器人為代表的國內四大家族,享受從機器人本體到集成業務的高成長。重點推薦關注機器人、新時達、慈星股份(12.600,0.00,0.00%)。
服務機器人領域,中金公司分析師史成波建議投資和關注兩類企業:一是在核心技術領域有積淀的企業,因為智能型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仍需技術突破;二是找到好的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企業,因為服務機器人的短期發展一定是專注于解決某一類生產或生活的問題。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