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大疆創新的測試廳,工作人員展示無人機。
7月23日,龍華新區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記者了解到,龍華新區實施創新驅動“七大行動計劃”初見成效:新區上半年經濟增速創建區三年來同比最好成績;龍頭企業富士康表示“絕不缺席深圳市的創新驅動戰略”,并有系列重大創新項目布局龍華新區;新區上半年有131家創新企業通過國高認定;新區創新驅動下半年將迎“三大利好”。
會議透露,新區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八升一降”:地區生產總值682.4億元,同比增長7.1%,是建區三年來同比最好成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95.72億元,同比增長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5.65億元,同比增長4.1%;固定資產投資153.20億元,同比增長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78億元,同比增長2.4%;兩稅收入159.56億元,同比增長7.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05億元,同比增長17.6%;外貿進出口總額247.65億美元,同比下降1.8%;工業用電量29.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
新區上半年經濟數據呈現出由“制造龍華”邁向“智造龍華”的明顯特征,表明新區實施創新發展“七個一工程”的行動已初見成效。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大型龍頭企業富士康1~6月進出口總額173.69億美元,增長2.8%,增速較去年同期(-22.9%)大幅提高25.7個百分點,占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的70.1%,占比較去年同期上升3.3個百分點,拉高全區外貿增速2個百分點。記者了解到,富士康方面已明確表示,在深圳創新驅動發展中絕不缺席,將重點面向“云移物大智網+機械人”、“互聯網+八大生活”開啟新一輪發展征程,將龍華園區打造成國際創意中心。
記者了解到,市黨代會和“兩會”之后,龍華新區召開了創新大會,推出搭好一個平臺、出臺一套政策、拿出一筆資金、建成一個產業帶等“七個一工程”,其中以首年10個億、其后每年不少于6個億的產業扶持資金規模推動創新產業發展,創新驅動“1+6”系列政策文件同時出臺,首批創新園區、創客空間獲授牌。目前,新區創新發展已形成良好基礎:一方面,形成了梅觀高速創新產業走廊。梅觀高速集聚了華為、富士康、長安標致雪鐵龍、觀瀾湖高爾夫、富士施樂等一大批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形成了可媲美深南大道的超級產業走廊。另一方面,形成了超級企業、領軍企業、種子企業競相發展的創新企業梯隊。截至目前,新區有上市企業(含掛牌)23家、擬上市企業44家、申請納入新三板培育計劃企業100多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314家,百億元以上企業5家。
目前,龍華新區迎來創新發展三大利好:一是在全市率先實施基層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二是梅林關二線關即將拆除,龍華與福田連為一體,加上即將大規模展開的梅觀高速市政化改造,本月底即將開工的有軌電車試驗線,明年初開工的軌道四號線北延段、軌道六號線南延段,以及目前正在爭取上馬的軌道中軸線、寶龍線和連接福田中心區的新通道規劃建設,龍華的中心區位優勢將全面釋放。三是目前市委市政府正采取有力措施,擴大有效投資,將大幅增加對原特區外基礎設施和民生配套的投入。新區也正在實施民生福祉倍增計劃,繼續每年興辦百件以上民生實事,力爭到2020年新建、改擴建17所公辦中小學校,新增4萬個公辦學位;新增2所特色學院;新建、改擴建市新華醫院、第二兒童醫院等8家綜合醫院,醫院總床位數增至7000張;建成十二項文體設施,形成一批城市地標;公園總數達到150個,完成觀瀾河“一河兩岸”景觀提升和23條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通過大投入,提升新區的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水平,讓企業人才享受到高品質的城市生活。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