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議有兩個內容,一是推進智能制造,二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本來這個會準備8月底開,但我們提前了一個多月。為什么?因為我們要爭分奪秒,只爭朝夕。只有這樣,福建工業才能發展,才能搶占智能制造領域高地。”7月22日,福建智能制造暨創業創新現場推進會在福建泉州召開,福建省省長蘇樹林的開場白言簡意賅。
會議由蘇樹林對全省推動智能制造和創業創新工作作重要部署,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主持。副省長洪捷序,工信部、中國工程院有關領導,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有關金融機構,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負責人,各設區市政府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重點縣、市、區主要負責人,智能裝備制造、研發企業代表,創客空間代表等近300人參會。
新舉措力度空前
“這次會議特別邀請了全省所有本科院校的校長前來參會。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制造離不開企業,但是教育要站在科技的前沿、產業的前沿。”蘇樹林特地指出了推進會的特邀嘉賓。
出席推進會的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認為:“福建省在打造智能裝備方面,可用三個實來概括:工作扎實、步伐堅實、措施務實,操作性非常強,值得在全國范圍推廣。”
為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強化創新驅動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項舉措走在了全國各省市區前面。
在剛剛閉幕的福建省委九屆十四次全會上,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和《福建省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7月20日,這兩份文件分別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名義用閩委發[2015]11號文件向全省各縣區印發。福建省政府同時出臺了《福建省關于加快發展智能制造的九條措施》、《福建省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十條措施》。
推進會上,福建省經信委主任林國耀、福建省發改委主任魏克良分別對福建省智能制造九條措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十條措施作了詳細解讀。
《福建省關于加快發展智能制造的九條措施》是全國各省市中第一份促進智能制造加快發展的專項文件,文件內容豐富、含金量高,將為加快福建省智能制造發展提供強勁支撐。《福建省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十條措施》,提出了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10條24方面84點政策,與兄弟省份相比,不少舉措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較大突破。
主抓三個關鍵環節
“我們要抓住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和推廣應用這三個關鍵,加快建設國家‘數控一代’和智能制造工程示范省,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蘇樹林在推進會上明確了福建省發展智能裝備的目標。
總結、推廣泉州“數控一代”和智能制造示范經驗,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福建省產業轉型升級,是本次推進會的重要任務之一。
“發展智能制造,需要重點突破,解決核心問題。”李東在講話中指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裝備、系統的自主安全與可控。
據介紹,當前我國在發展智能制造方面有兩個重要抓手,一是推進中國智能裝備升級。為此,工信部聯合財政部制定了智能制造專項行動。2015年的重點是解決智能裝備的自主、安全、可控,安排93個項目,主要考慮的是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標準建設。因此,當前中央財政下大力氣支持國產智能裝備、系統研發。
二是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7月21日,工信部公布了46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試點示范強調的是可復制性、增長性、可借鑒。
“希望福建省提供資源重點支持重大智能成套裝備、控制系統、新型傳感器等基礎領域,搶占智能制造高地。”李東對福建省智能裝備產業提出了發展方向。
據有關資料,2014年福建省智能制造總產值約占全省機械裝備工業總產值的10%,智能制造企業已近400家,其中機器人制造企業10家、數控機床企業30家、測控裝置和儀器儀表企業50家、智能化專用裝備企業50家、智能化終端產品生產企業超過200家。
無疑,福建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
發展智能制造是福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林國耀在接受采訪時就此指出:“我們將把發展‘數控一代’、智能裝備、機器換工、智能服務作為福建省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力爭到2020年實現智能裝備制造業產值和工業軟件業業務收入均超千億元,形成20家骨干智能裝備企業和若干重點工業軟件企業,累計實施‘機器換工’10000臺(套)以上,重點領域生產裝備數控化率達到70%,建設20個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車間)。同時,福建省將立足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改革創新、注重實效,從營造氛圍、構建空間、培育主體、強化服務等方面為全省創業創新提供支持,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