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互聯網+”2015中國大數據發展峰會上,主辦方舉辦了一場題為“科技以人為本”的圓桌。該圓桌吸引了諾基亞大中國區首席技術官張萍,GSMA亞太區策略總監常潔、中國電信云計算研究中心主任趙慧玲、海略咨詢總經理鄭鑫、通信行業觀察家項立剛參與話題討論。
對于科技帶給人們生活的改變,在座專家均認為,科技發展確實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但同樣的科技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全新的問題與挑戰。尤其是當網絡無所不在,集高速與全知全能與一身的網絡,正讓人們享受到智慧生活的同時,也面臨著安全、隱私的諸多挑戰。
對此,張萍認為,科技無論如何發展,都應該以人為本,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破壞。
未來科技將去向何方?
雖然,不止一部科幻電影在勾畫人們未來的生活,但并沒有任何一部科幻電影去描述現實可期的科技生活究竟是什么樣。不過在本次圓桌上,在座的五位專家為大家勾勒出一幅未來幾年便可實現的未來生活。
張萍稱,隨著5G網絡覆蓋不斷完善,智能駕駛、虛擬現實等方便人們出行、交流的技術即將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此外,依托網絡、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智能家居、智能醫療將為人們提供全新的居住體驗、健康幫助。
趙慧玲表示,大數據、云計算等應用讓其技術不斷完善,數據越來越豐富,這讓其可以支撐起越來越多的業務、行為分析等工作。而網絡帶寬的不斷增加則為云端與客戶端實時互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些讓數據得到了充分的流動與應用,從而為人們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建議與幫助。
項立剛以智能設備如何幫助人們獲得更健康生活為例稱,目前,越來越多的傳感器被安置在手機、可穿戴設備上,這讓我們可以更加容易和全面的了解到我們周邊的環境和我們自身,例如氣溫、海拔、經緯度、濕度、甚至是空氣質量、心跳、血糖等等。同時,通過網絡將信息上傳到云數據中心,進行分析處理便可得到你今天如何實現最佳的工作生活狀態的建議。
對于不久的將來便可出現并讓人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科技,張萍認為,其應該是虛擬現實和車聯網技術。
據張萍介紹,根據現階段業界研發進展,虛擬現實和車聯網技術將可能是最先應用于人們生活場景中的技術。而虛擬現實技術無疑將讓人們交流不再有任何障礙。通過高速網絡及3D投影設備,相隔數千上萬公里的人們可以像呆在同一間屋子里一樣進行無障礙的交流。而車聯網則讓人們出行更加安全、交通更加通暢,人們可以提前預知前方路段車流量、路面狀況,并根據實時信息及時調整出行路線。同時,智能駕駛將讓人們從枯燥的駕駛中解放出來,讓長途行駛更加安全。
科技帶來安全、隱私擔憂,未來發展應以人為本
雖然,科技發展為人們生活帶來了諸多好處,但就如同潘多拉魔盒一樣,科技也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煩惱,越來越多的人坐在一起不再是相互聊天交流,而是坐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機。移動網絡與智能終端的發展讓人們與遠隔千萬里的朋友拉近了距離,卻讓僅在咫尺的朋友距離越來越遠。
此外,隨著感知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我們生活中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隱私、安全也讓科技成為了人們生活的破壞者。
鄭鑫稱,隨著獲取各種信息的技術與設備越來越多,尤其是現在云存儲、大數據的應用,隱私問題越來越嚴重。從近期不斷爆出的各種信息泄露事件可以看出隱私安全已經成為科技能否給人們帶來更好生活方式的最大挑戰。
對此,張萍認為,科技的發展本就應以人為本,這也是諾基亞一直在提倡的科技精神。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最終落腳點無疑是人本身感受這件事情上。為此,業界應以人的感受、體驗為核心去推動科技的進步,這樣才能實現人們幸福健康生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