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誠7月23日晚間披露了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擬以不低于14.89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7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億元,其中,擬投入4億元用于增資控股長泰公司并投入智能裝備提質擴產項目,投入3億元用于中國海誠擴大工程總承包項目。
本次非公開發行對象為中輕集團、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株洲南車時代高新投資擔保責任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福建嘉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鴻道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其中,中輕集團為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為控股股東全資控制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輕集團擬認購約2億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擬認購5000萬元。中輕集團和其他戰略投資者認購的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自股份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轉讓。
公司擬投資4億元用于增資控股長泰公司用于布置機器人應用系統的生產及智能物流輸送倉儲系統的生產。項目實施后,長泰公司將引領智能成套裝備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達產年將形成年產智能物流輸送系統、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及機器人應用系統481臺(套)的生產能力,年銷售額13.1億元,預計凈利潤為1.13億元。
此外,根據測算,未來三年因業務規模擴大,公司總承包資金缺口預計達到18.49億元,擬通過此次募集資金中使用近3億元發展工程總承包項目,不足部分公司將通過銀行貸款、公司盈利、商業信用等方式解決。其中支持全資子公司總承包業務發展增資2.05億元,以確保公司總承包業務持續穩定的增長。
公司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后,公司持有長泰公司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全面進軍智能制造及機器人領域,公司在總承包產業鏈上得到延伸,提升公司的總承包承攬能力,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又促進公司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實現收入多元化,增加公司業績增長點。在公司主營業務方面,對8家子公司增資使公司的資本實力將進一步增強,資本結構得以改善,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將得以增強。
公司股票將于7月24日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