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普遍預計5G商用要等到2020年,但運營商已表現的迫不及待,欲提前摘取5G關鍵技術在空窗期商用。近日,華為、中興雙雙與軟銀等運營商伙伴發布了“后4G”時代技術解決方案。
7月13日,中興通訊與日本軟銀正式簽訂5G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著力于Pre5G技術早期商用展開研究、驗證和合作。14日,華為與中國移動、日本軟銀等合作伙伴共同發布了tdD+解決方案。這意味著在邁向未來5G時代的路上,4.5G將起到關鍵過渡作用。
日本軟銀株式會社統拓部長北原秀文對媒體表示,盡管目前全球對于5G的標準仍然沒有定論,但軟銀希望將5G關鍵技術提前商用,以提升(基站)單站的吞吐量來滿足消費者對帶寬的需求,軟銀希望在2017年前完成5G的試商用。
流量需求倒逼5G技術落地
運營商對網絡技術升級的迫切要求,主要緣于用戶流量需求的快速上升。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汪濤表示,按照業界預測,到2020年的流量需求是目前的7倍,現有網絡技術無法支撐。預計未來數據流量的規模爆發將對運營商網絡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
目前,LTE網絡已在全球范圍內普及,據GSA(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一季度,已經有393家運營商在138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商用LTE網絡。第一季度,全球LTE用戶數增長了1.24億。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LTE用戶總數達到6.35億,年增長率為151.4%。
運營商希望5G商用之前,現有的相關技術能先落地使用,北原秀文表示,“目前東京的LTE覆蓋已經達到了99%,在用戶數增長很快的情況下,軟銀無法再高密度布局基站,必須通過提高單站吞吐量來滿足增長需求。5G技術是由很多內容構成,不可能等到所有條目完成才做這個事情(實現商用),所以會嘗試將5G關鍵技術提前商業化。”
中興無線經營部無線品牌總監劉守文告訴記者,“以日本為例,目前基站建設密度難以再增大,現有4G網絡不能很好的滿足網絡吞吐需求,軟銀非常迫切希望對現有網絡技術升級。軟銀之外,中國移動、德國電信以及韓國的運營商也在嘗試采用Pre5G技術。”
5G技術標準尚在博弈階段,華為、中興分別于2014年10月、11月提出4.5G和Pre5G技術。劉守文表示,中興、華為相比愛立信、三星等設備商布局更積極,傳統領先者因為保護現有格局反而表現得比較保守。
5G商用時間未定
記者從中興和華為獲悉,在5G技術應用上,兩家公司都不需要運營商和用戶做出設備更換。
汪濤表示,“我們預計2022到2023年5G才有可能規模商用,這期間為了保護運營商的投資以及提升用戶體驗,就需要不斷演進4G技術,這是為何要提出4.5G的另一個原因。”
劉守文接受記者采訪時亦表示,Pre5G技術應用是對現有LTE技術的平滑升級,不需要大規模更換基站,也不需要更換手機等設備,用戶可以在4G的網絡基礎上享受更快的網絡體驗。
5G關鍵技術商用,給市場帶來直接好處是網絡速度提升。
華為提供的數據顯示,tdD+可以提供xGbps高峰值和10ms低延時的網絡體驗。“現有4G技術實現一部百兆電影下載需要7分鐘,而使用tdD+技術,下載一部2G電影僅需27秒”。而中興方面稱,應用了MassiveMIMO技術的Pre5G基站,頻譜效率可達傳統基站的4倍到6倍。
目前華為、中興對4.5G、Pre5G關鍵技術商用都已展開測試。華為日前攜手上海聯通和中國聯通網研院開通全球首個基于4.5GLTE-M蜂窩物聯網技術的試點。中興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興將在5G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上持續投入,在2015年發布系列Pre5G原型機,2016~2018年將推出Pre5G產品。
但要注意的是,華為與中興的5G關鍵技術應用目前尚在測試階段,商用具體時間還未確定。
“4.5G”直接提速,間接降費
自從今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提速降費”以來,電信運營商就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今,4.5G來了,業內人士認為,4.5G可以直接提速、間接降費。
4.5G的下行速率最高達到300Mbps,上行速率最高達到50Mbps,速度的提升已經毋庸贅言。
為什么說4.5G還能間接降費呢?眾所周知,如今的電信業已經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對于運營商而言,幾十萬員工一年就那么一點點利潤,要是非理性地不計成本地降價,勢必導致大型國有運營商陷入虧損的境地,然后國有資產不能保值增值,幾十萬員工的生計發生問題,甚至引發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如此的惡性循環肯定不是總理的本意。
因此,我們在理解總理指示時,絕對不能把思路局限在對于電信業務價格絕對數值的無底限下降上,而是要把目光放得更高更遠。早在10年前,就有人說過,如今最有前途的事業有兩個,一個是高鐵,一個是移動通信,前者是傳送分子的,后者是傳送比特的。對前者而言,高鐵的通行已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如今,吐槽高鐵票價貴的人越來越少,夸獎高鐵迅捷方便的人越來越多。同樣,4.5G通過大幅度提升移動通信網絡速度,極大地降低每單位比特傳送的費用,未來在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的基礎上也有了更多直接降費的可能,這樣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生產和工作效率,拉動和刺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而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正向刺激。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向著“4.5G邁進,既是三大運營商自身網絡建設升級的必然需求,更是對總理提速降費的最好理解和執行。
借用移動互聯網絡的催化作用,2015-2016年智能終端設備熱潮持續升溫,并開始涵蓋公眾的穿、戴、住、行、用各個方面。而智能終端設備背后的高新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系統制造方案等,也開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作為未來電子制造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NEPCONSouthChina2015華南電子展圍繞觸控電子、汽車電子、印刷電子、通信電子、大數據、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前沿話題,將于8月25-27日為期三天的展會中,通過舉辦穿戴式智能硬件研討會、服務型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大會、觸控顯示技術發展研討會、印刷電子技術及微組裝技術論壇、智能家居產業峰會、通信電子研討會、LED論壇、汽車電子行業發展論壇等創新交流活動,匯集各界專家、企業領袖和業內資深人士共同探尋智能終端制造的創新技術和發展機遇。
NEPCONSouthChina2015觀眾預登記途徑:
●發送短信“CNZ+姓名+公司名”至106900297333即可登記參觀NEPCONSouthChina2015
●參觀熱線:國內觀眾—4006505611或86-10-57631818;國際觀眾—86-21-2231-7011
●關注官方微博:NEPCONChina電子展;官方微信服務號:NEPCON_CHINA
●NEPCONSouthChina2015詳情請訪問:www.nepconsouthchina.com
關于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中國領先的展覽會主辦機構
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是世界領先的展覽及會議活動主辦機構——勵展博覽集團的下屬公司。勵展博覽集團在世界各地擁有3,700名員工,在43個國家舉辦500多個展會項目,其展覽及會議組合為跨美洲、歐洲、中東、亞太和非洲地區43個行業部門提供服務。2014年,勵展博覽集團舉辦的展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700余萬名參與者,為客戶達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業務交易。勵展博覽集團是勵德愛思唯爾集團的成員之一,后者是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亦是一家FTSE-100上市公司。
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歷經30多年的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展覽會主辦機構,在華擁有九家出色的成員公司:勵展博覽集團中國公司、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勵展華博展覽(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勵展華群展覽有限公司、上海勵欣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勵展光合展覽有限公司、勵展華百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河南勵展宏達展覽有限公司和上海勵擴展覽有限公司。
目前,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在中國擁有500多名員工,服務于國內12個專業領域:電子制造與裝配;機床、金屬加工與工業材料;包裝;生命科學與醫藥、保健、美容與化妝品,休閑運動;禮品與家居;汽車后市場;生活方式;博彩;出版;地產與旅游;海洋、能源,石油與天然氣;廣播、電視、音樂與娛樂。
2014年,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主辦的50余場展會吸引了100萬余名觀眾以及近4萬余名參會代表出席;在我們的展會上,共有3萬多家供應商參與展示,其展位面積總計超過16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