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生物傳感器為智能醫療開辟新契機

時間:2015-07-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傳統的醫學檢驗中,一般的方法是在實驗室檢驗,這種檢驗方法的弊端是過程繁瑣而且需要花費時間較長,逐漸無法滿足現代臨床醫學的需求,而生物傳感器的出現大大改觀了這種現象,醫學檢驗開辟了新的契機。

在傳統的醫學檢驗中,一般的方法是在實驗室檢驗,這種檢驗方法的弊端是過程繁瑣而且需要花費時間較長,逐漸無法滿足現代臨床醫學的需求,而生物傳感器的出現大大改觀了這種現象,醫學檢驗開辟了新的契機。

1.原理和結構

傳感器中包含抗體、抗原、蛋白質、DNA或者酶等生物活性材料,待測物質進入傳感器后,分子識別然后發生生物反應并產生信息,信息被化學換能器或者物理換能器轉化為聲、光、電等信號,儀器將信號輸出,我們就能夠得到待測物質的濃度。傳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感受器和換能器,再將信號通過自動化儀表技術和微電子技術處理,就能構成各種儀器或者系統。

2.分類和特點

按照換能器種類分類,可以分為聲波傳感器、半導體傳感器、熱傳感器、阻抗傳感器等;按照分子識別元件種類分類,可以分為免疫傳感器、細胞傳感器和組織傳感器等。

傳統醫學檢驗大多是酶分析法,這種方法步驟繁瑣,費用較高,而采用生物傳感器的方法,雖然試劑價格昂貴但是可以多次使用;生物傳感器有很強的轉移性,即只對特定的底物發生反應,不論其濁度和顏色如何;再者分析速度較快,一般一分鐘就能得到結果;誤差能夠控制在1%以內,準確度可以保證;相對于酶分析法操作更加簡便,可以進行自動化分析;生物傳感器檢驗效率更高。上述都是生物傳感器的優點。

3.醫學領域中的運用

生物傳感器有很多種,下面針對其中幾種傳感器在醫學領域中的運用展開分析。

3.1微生物傳感器

微生物傳感器的感受器是含有微生物的膜,工作原理是微生物會消耗待測溶液中的溶解氧,放出熱量或者光,達到定量檢測待測物質的目的。相對于酶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使用穩定并且成本更低,但是使用范圍不及酶傳感器,數據顯示,微生物傳感器能夠檢測的物質約為60種到70種。微生物會受到待測物質的毒害影響,這是影響傳感器準確度和壽命的主要因素,解決了這個問題,微生物傳感器市場化指日可待。

3.2酶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的敏感元件是固定化酶,使用酶傳感器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提取酶。臨床上測定尿素、葡萄糖、乳酸、天門冬酰胺等生化指標可以采用酶傳感器,例如現在的葡萄糖酶傳感器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應用范圍廣泛,并且國際上乳酸酶傳感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臨床上要檢驗患者腎功能就要進行腎功能診斷,然后針對性的實施人工透析,這種情況下就要使用尿素傳感器。酶傳感器研究時間和發展時間都較長,市場上的酶傳感器已經達到了超過200種。

3.3基因傳感器

基因傳感器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一種傳感器,但是技術先進,國內外也有很多專家學者針對基因傳感器進行研究,現在已經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基因傳感器的基礎是雜交高特異性,一般基因傳感器上有30個左右的核苷酸單鏈核酸分子,通過和靶序列雜交測定目標核酸分子。現在研究和使用較多的基因傳感器是DNA傳感器,主要用于結核桿菌、艾滋病毒和乙肝炎病毒等的檢測,從而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