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第17屆上海國際機床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覽會”昨日開幕

時間:2015-07-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7月14日,一場以“呈現基于兩化融合的自動化智能工廠各要素解決方案”為核心的制造業盛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了帷幕。

如果有人說“工廠會解決當前全球面臨的問題”,您可能會覺得這是在說大話。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早餐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和營養需求來調配生產;啤酒工廠可以依據不同消費者的喜好即時調整釀造工藝甚至是外包裝設計,讓每一瓶啤酒都令人“愛不釋口”;工廠生產線可以按照工人希望的時間開工,無需擔心下午3點沒法去接孩子;生產車間里是機器會告訴機器下一步做什么,而非中心控制臺的技術員在操作……說到這里,您是否對未來工廠勾勒出的美妙圖景充滿著期待呢?

7月14日,一場以“呈現基于兩化融合的自動化智能工廠各要素解決方案”為核心的制造業盛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了帷幕。它就是已經走過了17年歷程的“第17屆上海國際機床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覽會”(EASTPO2015/東博展)。

今年EASTPO2015在展覽主題、展示內容、參展企業和專業觀眾等方面呈現出新的增長態勢。在60,500平米的展區內,云集了近600家中外機床裝備及智能工廠各要素領域的企業參展。

7月14日當天,主辦方—上海東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瓊先生為展會開幕致歡迎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原國家機械部總工程師朱森弟、韓國機械產業振興會副會長樸永卓、歐洲機床行業聯合委員會總干事FilipGeerts、美國機械制造技術協會中國首席代表李星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教授博士Dr.JorgenFleisher、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馬靜、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斌等出席了展會開幕典禮。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馬靜、歐洲機床行業聯合委員會總干事FilipGeerts、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教授博士Dr.JorgenFleisher、韓國機械產業振興會副會長樸永卓等親臨展會現場參觀考察,并實地觀摩了自動化組線集成及智能工廠示范專館

上海東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瓊表示,本屆展會以“呈現基于兩化融合的自動化智能工廠各要素解決方案”為核心,是面向海內外機床產業同仁、制造業各領域企業用戶發起的“概念+實體”技術應用展示和交流盛會。由主辦方攜手知名專家和眾多業界領軍企業首創的“自動化組線集成及智能工廠示范專館”是本屆展會最突出的看點。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提升制造業創新力、發展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旋律。經歷新理念、新技術的影響與洗禮,機床母機與裝備制造業展會模式的轉型發展同樣在業界倍受矚目。展會現場,數字化、智能化“武裝”起來的各類先進機床和加工中心,在各臺加工設備間來回“奔忙”的機器人和智能AGV,各個工序無縫銜接的集成化、協同化生產系統,由聯網裝備和智能控制系統構成的柔性線和數字化工廠……人與機器親密協作,機器與機器之間有了“共同語言”,生產制造不再是人們腦海中的那股乏味勁,一道道科技與藝術范十足的風景線在此交匯,智造的明天是那樣的有趣且令人期待!

DMGMORI配備CELOS數控系統,并融合了機器人技術的MILLTAP700高效鉆銑加工中心,為工業4.0背景下的智能制造樹立了新的標桿

傳統的“制造”正發展為“智造系統”,“孤島式”單機生產模式將逐漸淡出視野,以自動化和IT為基礎的生產平臺開始了協同作戰。在E4館,“自動化組線集成及智能工廠示范專館”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眾多領軍機床及智能制造裝備企業紛紛亮出了自己的看家絕活和本領—Grob智能五軸加工系統;DMGMORI+機器人制造島配備CELOS數控系統;海德漢五軸智能數控與測量系統;日發精機汽車鋁合金輪轂加工、去毛刺一體化加工單元;北二機床機器人偏心軸柔性化生產線;一拖開創三坐標臥式雙面柔性加工單元;重慶機床柔性化制齒生產線;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制造島與智能AGV;華中數控8型智能數控系統和HNC-818AM鉆攻中心生產線;蘭光創新“設備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工廠信息系統;宏會邦E系列桁架機器人。(加公眾號sheastpo瀏覽自動化智能工廠示范專館最新動態)

日發精機在示范專館內展出的汽車鋁合金輪轂加工、去毛刺單元,主要根據輪轂生產工藝進行布局,去毛刺和加工兩個單元組合式作業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設備占地面積,減少輪轂中轉環節

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服務和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更好地貼合機床工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產業鏈各環節上的企業需求,展會主辦方—上海東博,依托16年制造業領域的豐富辦展經驗,打破傳統機床機器人展會靜態分割式的展會模式,整合構建智能工廠的各要素解決方案和優質企業,首次采取了實物實體動態演示的形式,為制造業各領域的用戶樹立采用自動化生產線,發展自動化、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的樣板,示范未來“柔性化、模塊化、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這一先進制造模式,從而幫助機床及相關配套產業企業、終端制造用戶更全面、深入理解“智能工廠”概念和實踐成果。來自汽車及零部件制造、3C、模具加工、機械制造、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制造業各領域的專業觀眾和買家,帶著對未來工廠和先進制造模式的思索與期待,蒞臨展會現場觀摩,尋求生產工藝完善和自動化創新的技術應用和完整解決方案。

而就在展會開展的同一天,2015中國智能制造及中國智能工廠實施高峰論壇在新國際博覽中心揭開帷幕,同樣引發了業界廣泛、密切的關注。論壇以“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務實高峰對話“為導向,分別從行業宏觀大局、產業具體應用兩個層面探討中國智能制造與智能工廠發展與具體實施策略。論壇由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機械工程系,同濟大學先進制造技術中心執行主任教授沈斌主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原國家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朱森第做了“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主題報告。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Prof.Dr.JorgenFleischer、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楊海成、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分別就”德國工業4.0與中國智能工廠建設“、”以互聯網+創新工業發展,推智能制造促企業轉型升級“和”從德國工業4.0看機床裝備行業的轉型升級“熱點話題做了深度演講。

在論壇下半場部分,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機器人部總裁李剛、德馬吉森精機中國自動化協調人朱琦、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鐸先分別做了“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域的權威國際經驗與前瞻觀點”、“德馬吉森精機布局智能制造”和“基于工業互聯網,打造中國特色的智能工廠”等演講。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