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提出了煤化工產業升級示范的發展思路,主要在技術裝備水平、煤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現代煤化工由產業化示范向產業化發展的過渡時期,也是提高全行業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關鍵時期,創新是這一時期產業發展的關鍵。
目前,我國煤化工行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在直接液化、煤氣化、氣體凈化、產品合成(油品、甲醇、氨、乙二醇、二甲醚等)、產品加工、副產回收、公用配套等領域已形成了一系列技術成果,具備了持續創新的基礎。“十三五”時期應依托示范項目,推進技術升級和技術完善,形成一批煤化工核心創新成果。通過技術、產業組織、產業布局、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創新,煤化工作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有望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煤化工項目發展目標是為了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其產品不僅局限于化學品,產業也不應僅定位在化工行業,還可以涉及煤炭、油氣、石化、電力、建材、冶金、農業等方面。在煤、水、產品運輸、產業拓展等條件較好的地區規劃布局一批國家級的煤化工基地,為今后幾十年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對于屬于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的煤化工總規模不應設限,在煤炭的消費量中,清潔轉化的比例越高,則越有利于減少煤炭消費總量和減少污染。煤化工項目規模主要受限于當地環境容量、水資源等區域性指標,是區域條件的限制,而我國每個區域的配套條件千差萬別,一定要具體區域具體對待。
我國煤化工項目在產業化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創造了獨特的煤炭清潔轉化利用模式,并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