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蘋果iwatch后,智能穿戴行業又掀高潮,上周四,可穿戴設備的先驅Fitbit正式登陸紐交所。資料顯示,Fitbit2007年創辦于舊金山,是目前全球可穿戴設備的領導者,在可穿戴設備整體市場的份額高達34%,在手環類設備中的市場份額則超過50%。上市后,Fitbit受到資金熱捧,兩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達到62.5%。
A股素有跟風炒作的傳統,當下,Fitbit這只蝴蝶已經在大洋彼岸煽動了翅膀,她是否掀起A股對智能可穿戴行業炒作的颶風也不得而知。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涉足可穿戴設備領域的上市公司接近40家,但大多聚集在產業鏈的上中游,占比超過90%,北京君正側重于研發制造智能手表用處理器芯片,環旭電子偏重于提供微小化系統模組及無線通信模塊,丹邦科技側重于生產可穿戴用FPC產品等,從產業結構與戰略層面看,A股智能穿戴概念股中,奮達科技與Fitbit最為類似:
首先是兩者都具備智能硬件產業鏈完整。Fitbit投入了大量資源來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算法和軟件,以便確保其產品擁有高度精確的測量、洞察性分析、緊湊設計、耐用性和較長的電池壽命。同樣,奮達科技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并購重組等方式擁有了從核心模組、核心軟件、傳感器、精密外觀件到整機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布局,并就此成成(財苑)功嵌入華為、聯想、小米等眾多消費電子巨頭供應鏈體系,是智能穿戴設備領域主流的供應商。
其次,兩者都是主打大健康理念。Fitbit成立8年來推出10多款智能可穿戴設備,以手環為主,表面看是一家手環設備廠商,但實際上,手環只是其追蹤健康數據,提供健康服務的載體而已,Fitbit是一家嚴肅的健康服務商。這與奮達科技依托智能穿戴產品布局移動健康產業鏈的理念完全一致,除具有智能穿戴產品的常用功能外,奮達科技還通過參股光聚圖謀產品的連續血糖監測,與蘇州醫工所合作研發增加環境健康監測功能,產品健康特色功能不斷得到強化。
最后,Fitbit和奮達一樣,都注重生態環境的打造。Fitbit公司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帕克在公司上市路演會上介紹:“Fitbit不僅僅是一家可穿戴產品公司,公司在研發和軟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換句話說,Fitbit目前花重金在打造生態系統、完善服務內容和提升軟件能力,其終極目標是成為健康產業的云計算和數據服務商,這與奮達科技的戰略不謀而合。奮達科技2014年年報顯示,其云平臺與數據中心自2014年開始投入商業運行,能提供包括數據存儲與分析在內的數據服務,已經應用于華為暢玩手環。奮達科技還被聯想選定為手環產品的軟、硬、云一體化服務的供應商。
從行業前景看,智能穿戴行業具備炒作基礎,據瑞信集團預測,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場規模約為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未來兩到三年有望成長為3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未來3-5年終端復合增速將不低于50%,整個行業存在巨大商機。
Fitbit上市后受到資金追捧,智能穿戴行業炒作之風已興起于青萍之末!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