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織業不景氣 棉花收購打起心理戰

時間:2008-09-1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正在逐步上市的新棉花,收購隱現僵持跡象。山東棉麻公司副總經理張共偉 近日表示,棉農與棉商對收購價格的不同預期,可能將新棉大規模收購期略微延遲。

  正在逐步上市的新棉花,收購隱現僵持跡象。山東棉麻公司副總經理張共偉9月16日表示,棉農與棉商對收購價格的不同預期,可能將新棉大規模收購期略微延遲。   化肥等農資價格的上漲,將棉農的種植成本推高約20%,不少棉農將3元/斤定為一級籽棉的收購底線。然而,下游紡織業的不景氣使得07/08年度的棉花嚴重滯銷,棉商們能夠接受的價格是2.6元-2.8元/斤,“超過3元/斤,流通企業預計會停止收購”。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剛剛召開的新棉收購形勢分析會上,參會棉商如是表示。   再現博弈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湖南常德小農場主余勇已經做好囤棉的準備,因為市場報價遠低于他的預期的3.2元/斤。他說“至少要賣個2.8元/斤,不然這一年就白忙活了。”   這一現象并非個案。農發行剛剛召開的2008棉花年度新棉收購形勢分析會上,棉農認為籽棉收購價格在3.4元-3.5元/斤較為合適,可以接受的最低價格為3.2元/斤,而去年籽棉收購均價為3元/斤。   參會的棉商則表示,考慮到紡織行業的承受能力,今年比較理想的籽棉收購價格是2.6-2.8元/斤,“2.8-3.0元/斤會謹慎收購,超過3元/斤流通企業基本上就會停止收購”。   張共偉說,相較往年,山東地區的新棉收購也明顯清淡,“收不起來,說明市場還在博弈”。實際上,棉商和棉農幾乎每年都會因價格預期不同出現收購僵持。“只是,往年兩個價格的差距不會這么大。”   政策預期強烈   市場并不認為棉商棉農的僵持會持續太久。張共偉表示,預計9月底10月初新棉的收購價會趨于明朗,大規模的收購也將啟動。   新疆巴州供銷社一未透露姓名的人士16日也表示,考慮到倉儲成本和棉價下行的風險,棉農的囤棉期相對有限,預計10月將迎來新棉上市高峰。   他也表示,除卻棉農惜售,農發行貸款資金尚未到位也是大收購未啟動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農發行會在9月底劃定棉花收購指導價以及警戒價,收購貸款也會陸續發放,一旦企業的收購價超過緊戒價,農發行將拒絕為其提供收購貸款。   而兩條紅線,一般要待9月底農業部、發改委等八部委的新年度棉花形勢分析會確定基調后,方會出臺。農發行貸款支持的棉花收購量占全國棉花收購總量的58%。   棉農的困境,可能刺激政府年內出手調控。陳曉燕預計,這些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可能設立棉花的最低保護價,以保障棉農利益;二是針對棉花的滯銷,增加對上游棉農以及下游棉紡企業的補貼;三是可能在08/09棉花年度再度啟動新一輪收儲。   杜敏認為,鑒于目前棉農處境,決策層應該盡快出臺最低保護價措施。根據生產成本等確定最低收購價,當市場價格高于這一價格標準時,棉農可以自由出售,一旦市場價格低于這一標準時,政府負責按照保護價收購棉花。   她認為,政策出臺的最合適時機就是今年。之前由于國內棉花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狀態,棉價的高位,使得制定棉花最低保護價政策的呼聲一直未能引起決策層的足夠重視。   市場盛傳已久的棉農補貼也在醞釀中。據悉,發改委、工業信息部、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等正在商討利好政策就包括棉農補貼,“包括適量的棉農直補以及農資綜合補貼”。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