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儀器儀表經濟研究所所長談中國制造2025

時間:2015-06-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下,世界各國都把目標瞄準了制造業,搶先推出重振制造業的國家戰略和計劃: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英國制造2050計劃,日本I-JAPAN戰略等等。

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下,世界各國都把目標瞄準了制造業,搶先推出重振制造業的國家戰略和計劃: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英國制造2050計劃,日本I-JAPAN戰略等等。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中國制造2025”,一時間德國“工業4.0”翻版的說法引起熱議。

冷靜看待“中國制造2025”并非翻版

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這一變革的趨勢和核心就是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都是針對全球制造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

“某種意義上,‘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中間應用技術上殊途同歸,但是目的和基礎不一樣。”歐陽所長強調,德國“工業4.0”目的是為了保持德國制造業的傳統優勢以及運用更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培育新興市場,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中國制造2025”的目的是解決中國制造業的問題,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高效、協同、綠色、安全發展。

兩國的產業和技術基礎也不相同,我國數字化、自動化等技術落后于德國,“是在工業2.0、3.0和4.0同時推動的情況下,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高端領域的跨越式發展,任務比較復雜。”對此,“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5項重大工程,以解決長期制約重點領域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

理性分析國家戰略需要政府正確引導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應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需,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歐陽所長表示,國家戰略需要各部委、地方發揮各自部門作用來完成“中國制造2025”的宏觀目標。無論是智能制造,還是工業4.0,許多都是模式上的創新,都需要對傳統工業信息化,充分利用各行業已有基礎和資源,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政府要進行正確的引導與管理。

首先,標準化工作先行,政府為資源整合提供技術法規的保證。其次,管理層面有機結合政、產、學、研、用,建立各部委之間的協調溝通機制、決策者機制,快速的調動和充分使用現有生產資源、生產要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打通各行業、企業間的資源協同瓶頸,最終實現跨企業、跨領域、跨地域協同制造。最后,功能安全與工業信息安全應并重,信息安全保障合理有度。基于風險分析,我國工業進行安全建設與信息化,但在工業領域不把信息安全極端化。

除此之外,歐陽所長認為,政府還應該加強工業寬帶技術設施的建立,工業寬帶的技術要求應提出來:如交付時間、端節點數、基本網絡拓撲、端節點間交換機數、RTE吞吐量、非RTE帶寬、時間同步精度、非時基同步精度、冗余恢復時間等,加強新生產模式人員的知識培訓、互聯網經濟下智能制造監管體系等等。“只有把這些基礎工作做好,在此基礎上發展我們的智能制造或工業4.0,才是有序的、高效的、可持續的”。

合理借鑒ITEI助力標準化的實施與推廣

標準化是確保智能制造按照高效、協同、可持續正確軌道發展的重要支撐與抓手。今年,工信部主推標準化與30個示范應用工程;科技部“十三五”規劃重點是智能制造、關鍵零部件,通過標準化推動基礎制造能力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國家質量監督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把智能制造與德國工業4.0的國際標準化合作放在重要位置。“目前,我所ITEI作為工信部成立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組的兩家支撐單位之一,正聯合相關單位全面梳理現有標準、搭建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框架。”

IEC/TC65(測量控制及自動化)是智能制造、工業4.0國際標準化的核心組織,ITEI作為IEC/TC65標委會秘書處單位,多次應邀參加中德標準化合作會議,先后派遣多名專家參加IEC/TC65/WG16數字工廠工作組、IEC/SMB(標準管理局)SG8“工業4.0智能制造”戰略工作組和IEC/MSB(市場戰略局)“未來工廠”白皮書項目。“德國計劃通過新技術發展引領技術領先地位,考慮問題和體系規劃比較全面,有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冷靜思考,保持平常心,借鑒共性應用技術,基于我國自有的基礎、管理體系、生產體系,分析我國發展智能制造的瓶頸、道路、路線圖和發展方式,這是目前我們所做之事。”歐陽所長最后總結道,“我們相信,未來將是中國擁有工業4.0,而不是4.0擁有中國!!

更多資訊請關注儀器儀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