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對信息安全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戰,它意味著更長的鏈條,更多維度的元素融入……近期“互聯網+“和”工業4.0“成為關鍵熱詞,人們對這兩個詞的解讀也精彩多樣,但是對于外企大佬們又是怎樣看待這兩個詞的?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
進入普惠時代的ICT需要完整的生態鏈
中國ICT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改變將像電力的普及一樣惠及每個人,而現在我們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差距。
今天的ICT行業發展正經歷著與30年多年前電力行業所經歷的發展階段一樣,未來它一定走向普惠時代,能夠真正帶來萬眾進行數據創新的“數字經濟”時代。而ICT進入普惠時代,需要完整的生態鏈,每一類企業在其中扮演所專注的角色,IBM也是其中一份子。
雖然中國互聯網人群數量龐大,但是依舊還有非常龐大的非觸網人群,同時,中國的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普及率以及國內企業通過云計算開展業務的數字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幾,距離發達國家的60%~70%還有差距,都意味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趨勢科技CTORaimundGenes
工業4.0對安全而言意味著更長的鏈條
工業4.0對信息安全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戰,它意味著更長的鏈條,更多維度的元素融入,不僅僅是要保護持續運行的線上系統,還要保護沒有連線的網外系統。與此同時,做安全的思路也和過去大不一樣。過去做安全是“抓壞人”的思路,工業4.0的做法是“不讓壞人”進入,一個被動,一個更主動。
趨勢科技目前正在與西門子一起聯合針對工業4.0進行更多關于安全領域上的深度合作,并在下個月舉行的工業博覽會上展出針對工業領域的信息安全方案。
蒂森克虜伯傳播負責人LuisRamos
借助云加速電梯制造進入服務化時代
蒂森克虜伯公司是全球著名的電梯制造企業,在全球運營著120萬部電梯,目前這家公司的收入50%來自電梯制造,50%來自運維服務。我們能夠如此快速地從制造邁向服務時代,很關鍵的原因是用了云。
對于電梯制造業來說,如何從制造變成制造服務是非常重要的演變方向。要想真正能夠提供更好的更精準的運維服務,需要了解每一個零部件的生命周期,感知其運行狀態,來預判哪些電梯有可能要出現狀況,要提前更換零部件,防患于未然。運維120萬部電梯,需要將現場數據、實時數據、零部件生命周期數據等全方位整合起來,來進行預判和維護,而最后的方式是將這些龐大的數據架構在全球化的云服務上。
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賀樂賦
數字技術正“更有機的”與傳統產業結合
我們正在經歷的“數據經濟”時代云是其中關鍵的基礎設施。為了更好地參與中國數據經濟建設,微軟將招募1000家云服務合作伙伴,今年6月前將首先完成500家。
雖然我們過去一直在討論數字化的信息,但現在已經到了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的制造型企業不僅僅是去生產產品,簡單地去銷售產品,保險公司也不再僅僅是簡單地銷售他們的保險產品,而是真正的將他們的產業有機的結合數字技術。這兩者的有機的結合在德國叫工業4.0,在中國叫“互聯網”,我們正在進入萬物互聯網的新的數據經濟時代。
數據經濟對信息技術提出了幾個關鍵挑戰,一是如何用更低成本提供大規模處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如何更高效地將數據視覺化、可視化。三是如何讓機器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讓數據能夠為客戶帶來定制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獲得價值。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