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天,2015中國山東智能制造大會暨山東CIO聯盟峰會在青島召開,這并能成成為一場嚴格意義的論壇,而是一個山東CIO們的一次大聚會。當然討論的話題也離不開,中國制造2025、MES等話題,以及山東CIO聯盟獨創的辯論賽。
制造2025帶來的啟示
互聯網帶來了制造業的變革,而信息技術也已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方面,互聯網與工業的融合是制造業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
“中國制造業面臨變革,智能制造通過機器換人,以及加強制造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新興產業關鍵裝備的研發,綠色技術的研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說道。基于這幾方面需求,中國出臺制造2025規劃是推進智能制造的重大工程。
同時國家也提出了十三五先進制造規劃重點任務,包括制造資源數字化管控、智能工廠、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務、智能機器人、3D打印、激光制造、高端成套裝備、制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綠色制造。
智能制造需要把網絡空間的數據和工廠的設施融合,這也就有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未來的生產一定是智慧的生產,用CPS重新組建智慧生產體系,并且系統的自治不需要人工干預。
未來制造業也將向著制造服務化、制造個性化、制造分散化、制造資源云化、制造過程智能化五大方向變化。
MES企業之我見
MES(制造執行系統)可以實現精細化的管理,并且實現信息的追溯,MES也是目前制造企業開始主要關注的系統之一,幾位CIO現場演繹如何說服老板實施MES系統。
大家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改變提高投入產出比方向介紹MES對于企業的價值,并且以分步驟實施,制造過程透明化,足不出戶了解公司一切事務來說服老板。
MES不同于ERP每個公司都需要進行平臺定制開發,所以需要的時間也相對較長。MES對于制造企業雖然效果明顯,但企業實施還要具備一些先覺條件,像具備一定的信息化基礎、清晰的流程、車間硬件設備等。
在標準化的前提下,MES可以彌補了自動化的缺口,拉動整體效率。減少人工干預,降低了故障率,并且可以獲得更加準確的生產數據。
有了變革管理的思想后,公司內部業務部門、IT部門和供應商需要集中深入分析企業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從而在分步實施時可以選擇更需要的模塊進行部署。大家都建議由業務部門牽頭,IT部門進行實施,并且在推行上需要各部門配合。
中國制造2025能否彎道超車?
這和傳統意義上的辯論有所不同,雙方可以根據論題發表自己的觀點,等大家都熱身之后才開始正是的選邊站,最后還有經典的翻轉論點,當然論題就是“中國制造2025能否彎道超車?”
大家從賽跑、賽車到馬拉松舉出不同的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贊成的一方主要表現為要有民族氣節,可以在個別領域達到追趕,反對一方表示一個10年并不足以趕超世界先進制造國家。
中國制造2025規劃具體細則也成了雙方的論據,有的說因為彎道而非直道,所以并不是真正有對等實力,有的說以不計人力的來達到的彎道超車是不可取的,甚至還拿出了所謂的某工廠的黑材料,當然最終也被澄清。
中國制造2025能否彎道超車對于現在的中國企業其實并不確定,中國企業有外痛和內痛,外有市場的縮減,內有產能的過剩。企業轉型是必然,但要怎么轉,轉多少都是業務部門和IT部門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將產業鏈梳理并打通,通過ICT以及智能的工廠扭轉市場局面,實現真正的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