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煤化工實現零排放還有很大差距

時間:2015-06-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專家表示,目前煤化工的固廢和廢氣的處置和排放基本可以控制,廢水處理難度較大,特別是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近年來,不少煤化工企業針對污水處理積極努力,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實用工藝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成本也較高。

6月5日,新型煤氣化技術及煤制天然氣發展研討會在河北廊坊召開。與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煤化工技術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也遇到了國際油價下跌、廢水處理難度大、三廢排放較高、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

對于煤化工行業水污染現狀,南京工業大學教授徐炎華認為,當前高濃污水處理問題尤為突出,沒有嚴格意義實現零排放,僅有近零排放。

節水減排缺乏動力

與會專家認為,煤化工水系統實現零排放,即對化工生產中所產生的生產廢水、污水、清凈下水等經過處理,水全部用于回用,除結晶鹽外對外界不排放廢水,稱作為“零排放”。

新型煤化工項目耗水量巨大,年用水量通常高達幾千萬立方米。“對于目前在建和擬建的煤化工項目,“零排放”尤其重要,既解決一部分水資源問題,又不對當地的環境和生態造成污染和破壞,同時也是項目能否被核準和持續運行的最重要的必要因素之一。”華東工程科技服務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被動治污,忙于應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忙于末端治理,忽視源頭控制。”在談到目前煤化工的節能減排的現狀時,徐炎華認為,煤質差異性、生產工藝成熟度、穩定性,水質、水量波動性,事故性排放,管理水平差異等因素,難以實現絕對的“零排放”。

徐炎華表示,當前煤化工“水耗高”,典型煤化工高濃污水主要來源與工藝、煤種密切相關。他以一組數據舉例說明,煤制氣6.9噸水/千立方米,煤直接液化10噸水/噸油,煤制烯烴22噸水/噸產品,煤間接液化11噸水/噸油。此外,中水回用率低,蒸發塘規模大。煤化工當中的高油、高COD、高有機毒物酚氨的“三高”回收后水質“并不理想”——難直接生化。

據了解,目前水處理設施運行堪憂,酚氨回收操作不穩定、效果差,油、煤粉含量高,前處理效果差,預處理簡單、處理不到位,中水回用回用率低等問題。

分析原因,徐炎華教授認為,來水水質水量波動大、沖擊負荷高,煤化工用煤多為高揮發分褐煤、長焰煤,同礦區的不同煤層煤質差異造成。再一個是分類收集不到位、不合理,高濃污水成分復雜、難以處理,處理工藝不合理,有效性、針對性、經濟性不足,企業資金上投入不足。

“比如現有除油工藝效率低,缺強化處理技術,缺乏對廢水中溶解性難降解COD、有毒物質、致色物質處理。”徐炎華認為,企業資金上投入不足也是主因,對環保治理難度認識不夠,預算投入不足,環保設施實施相對滯后,環保投入易被被擠占,設備以次代好、縮減處理規模。

徐炎華表示,政策不配套也是原因之一,比如水資源費收費過低,蒸發塘的建設規模缺乏必要的限制,排入蒸發塘的污水水質缺乏必要的監控、監管,造成超標超量缺乏壓力,節水減排缺乏動力。

“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科學核定水耗,限期推行“近零排放”,變被動治污為主動治污之外,煤化工企業應采用先進技術,強化處理工藝,提升生化處理效率。”徐炎華表示。

煤氣化技術創新須量體裁衣

而在此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煤化工技術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也遇到了國際油價下跌、廢水處理難度大、三廢排放較高、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作為應對這些問題的關鍵,必須總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明確煤化工行業在“三廢”處理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方向。

“克旗公司廢水處理特點是高要求,廢水需高效回用,做到煤化工廢水零排放。但他同時表示,煤化工企業廢水零排放工作可借鑒經驗少,作為國內第一個大型煤制氣示范項目,克旗煤制氣取得了碎煤加壓氣化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大唐國際化工技術研究院總經理李春啟在會上介紹。

2014年11月開車至今,大唐克旗煤制氣全廠運行平穩,保持A/B單元切換運行,日產天然氣維持在200萬方左右(一系列50%負荷)。

據了解,有機污水處理工程為國家863重點課題,主要研究“活性焦吸附不生化處理”相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采用“A/O+活性焦吸附生化”工藝。目前單套裝置已調試合格達到設計要求,單套裝置處理水量280m3/h左右,出水質量合格,初步驗證了該套工藝的可靠性,為碎煤加壓氣化廢水處理開辟了新途徑。

克旗煤制氣著重從八個斱面開展了煤制氣示范,其中,示范以褐煤為原料的污水處理系統能否達到零排放;褐煤碎煤加壓氣化的廢水處理是個世界級難題,大唐公司通過國家“863”計劃開展科技創新,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成功開展循環使用,實現了零排放。在本次系統開車運行期間,煤氣化廢水均實現有效處理,幵符合工藝運行指標,處理水量和出水指標均符合設計參數。初步驗證了該套工藝的可靠性,為下一步長周期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強化預處理、保證生化處理效果,是實現污水回用和零排放的關鍵。”華東工程科技服務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會上表示。煤化工企業宜選擇最穩妥可靠、耐沖擊、運行穩定,方便運行、維護管理的工藝、設備。

據了解,華東工程科技服務公司承擔了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圖克化肥項目脫鹽水處理裝置、循環水站、污水處理裝置建設。

目前,中煤鄂爾多斯圖克化肥項目每小時可處理污水約1030噸,在廢水處理上實現了系統內全回用、零排放。

圖克化肥項目位于蘇里格經濟開發區圖克工業項目區內,是中煤集團在鄂爾多斯圖克工業園區建設的特大型煤化工項目。全廠廢水零排放系統包括五個主要環節:氣化廢水預處理、有機廢水生化處理、中水回用、濃鹽水蒸發濃縮與濃鹽水結晶。2014年11月建成投用的濃鹽水蒸發裝置,與蒸發塘結合,形成高濃度鹽水處理雙保險。該裝置已連續運行至今,累計產出結晶鹽3000多噸。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結晶鹽資源化利用的課題研究,計劃將鹽中所含60%的氯化鈉和30%的硫酸鈉進行分離提純,作為成品進行銷售。

此外,與會專家還認為,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在水耗高、排污量大的情況下,我國煤化工行業在煤氣化技術創新須量體裁衣,而不能削足適履。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日前表示,煤化工項目在建設與運行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環保法各項標準,同時企業應該加大投入積極研發各項新技術,共同推動我國煤化工產業的健康發展。

專家表示,目前煤化工的固廢和廢氣的處置和排放基本可以控制,廢水處理難度較大,特別是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近年來,不少煤化工企業針對污水處理積極努力,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實用工藝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成本也較高。煤化工行業積極研發“三廢”處理和節能節水技術攻關,開展高效合理的零排放或者近零排放技術,提升行業節能、節水和環保水平。譬如空冷節水、低位熱能利用、高效節電、高效除塵、硫回收、脫硝、酚氨回收、廢水制漿、活性炭吸附等技術。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