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工業4.0、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難說的關系

時間:2015-06-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因為物聯網重點突出了傳感器感知的概念,同時它也具備網絡線路傳輸,信息存儲和處理,行業應用接口等功能。

互聯網新概念層出不窮,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火熱之后,工業4.0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已成為新的熱點,我們有必要了解這個新概念究竟是什么含義,它和其他互聯網概念間到底是什么關系。

2013年4月,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提出“工業4.0”戰略,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德國的工業4.0沒有明確指出它與互聯網有什么關系,通俗的說,就是無數個行業被互聯網浪潮沖擊后,互聯網開始改造工業制造業了。

我們在2007年發表的互聯網進化論論文中提出“互聯網將向著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它將具備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神經系統,也會擁有自己的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也就是是說,互聯網正在形成一個互聯網大腦”.

1、物聯網是互聯網大腦的感覺神經系統

因為物聯網重點突出了傳感器感知的概念,同時它也具備網絡線路傳輸,信息存儲和處理,行業應用接口等功能。而且也往往與互聯網共用服務器,網絡線路和應用接口,使人與人(HumantoHuman,H2H),人與物(Humantothing,H2T)、物與物(ThingtoThing,T2T)之間的交流變成可能,最終將使人類社會、信息空間和物理世界(人、機、物)融為一體。

2、云計算是互聯網大腦的神經中樞

在互聯網虛擬大腦的架構中,互聯網虛擬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是將互聯網的核心硬件層,核心軟件層和互聯網信息層統一起來為互聯網各虛擬神經系統提供支持和服務,從定義上看,云計算與互聯網虛擬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征非常吻合。在理想狀態下,物聯網的傳感器和互聯網的使用者通過網絡線路和計算機終端與云計算進行交互,向云計算提供數據,接受云計算提供的服務。

3、大數據是互聯網智慧和意識產生的與基礎

隨著互聯網大腦的日臻成熟,虛擬現實技術開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期,與傳統虛擬現實不同,這一全新時期不再是虛擬圖像與現實場景的疊加(AR),也不是看到眼前巨幕展現出來的三維立體畫面(VR)。它開始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結合得更加緊密,以龐大的數據量為基礎,讓人工智能服務于虛擬現實技術,使人們在其中獲得真實感和交互感,讓人類大腦產生錯覺,將視覺、聽覺、嗅覺、運動等神經感覺與互聯網夢境系統相互作用,在清醒的狀態下產生夢境感(Realdream),可以形成如下這幅圖:一張圖解讀工業4.0與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關系。

總體看,西方企業和理論界不斷提出互聯網新概念,還比較割裂,但實質上,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還是工業4.0依然是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一部分。它們起到不同的作用。

由于中國在互聯網領域日趨發達,與中國先進制造業結合,互聯網運動神經系統的發育,中國必然會強于德國甚至追趕美國。目前輿論界宣傳的德國工業4.0要甩開中國,工業4.0要取代淘寶和天貓,明顯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充斥了炒作的嫌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