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把工廠的所有設備用網絡連接起來后,工廠管理者就可以直接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對機器進行實時監控,再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設備運轉進行分析管理,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設備的能耗,提高生產輸出效率,還可以減輕管理崗位上的投入。工廠的內部網絡網實現了智能生產,而當把整個智能工廠連接上互聯網時就可以實現所說的定制化時代。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將來智能化的設備、產品之間,通過有線無線的通訊方式能夠連接在一起,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物聯網或者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制造”的核心理念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互聯網+制造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率。
據業內分析,工業互聯網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未來二十里將能為全球GDP帶來15萬億的效率收益。無論德國提出了“工業4.0”戰略,還是美國的“再工業化”,都是強調“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實現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的高度集成,實現制造互聯網化已經成來全球制造業的一種新趨勢。
通信環節是實現工業互聯網的關鍵環節,如何所車間里各式各樣的設備連接在一起?怎樣才能把設備里的數據檢測采集出來?這些都是自動化工程師考慮的問題。建立互聯網工廠最先受益的將是工業以太網類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國內已經形成了像研華、研祥、MOXA、三旺、東土、卓越信通等一批有實力的工業通信品牌企業。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發布,“互聯網+”概念一再被熱炒,一些工業通信類的企業也早已經開始了布局謀篇。作為國內工業以太網龍頭,東土科技近年來大力推動發展工業信息化、網絡安全、大數據應用與服務及軍工應用產品等領域。東土科技收購拓明科技布局工業大數據,去年設立宜昌科技產業園布局工業互聯網,項目產品線包括: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產品線、工業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線、精密時鐘產品線,軍用以太網與PTN產品線、工業大數據采集應用與服務產品等。
而全球智能系統產業的領導性企業研華集才在物聯產業及智慧城市頗費心思,不久前與鼎捷軟件簽署WebAccess+物聯應用聯盟合作協議,劍指“工業4.0”智能制造生態系統,借鼎捷軟件的ERP、ERPII等全系解決方案強化了其在整個“工業4.0”的地位,賦予智能工廠在物聯網端的新生命力。
作為工業聯網、計算和遠程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領域者,Moxa在2014年6月7日隆重宣布加入工業互聯網聯盟,完全響應工業互聯網聯盟的使命宗旨。據了解Moxa已經在全球連接了超過3千萬臺設備,并布局了完善的分銷和服務網絡,覆蓋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
信息技術和工業的融合給工業互聯網帶來的一個巨大的產業變革,隨著相關政策細則的出臺,中國也將掀起以“互聯網+制造”為主線的智能制造升級浪潮,工業以太網行業正在迎接新的“風口”到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