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芯崛起為紅潮之首 聯電慎防臺灣后門大開

時間:2015-06-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臺積電和聯電曾是臺灣的“晶圓雙雄”,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一段佳話,如今雙方競爭保持非常大的“安全距離”。

中芯國際是大陸半導體紅潮的代表,聯電要讓實力更壯大,才能在紅潮下生存。中芯官網大陸紅色供應鏈來襲,中芯國際是半導體紅潮之首,業界共識是,中芯國際的崛起受威脅最大的是聯電,中芯最擅長的40納米也正是聯電的拿手絕活,未來雙方主戰場會是28納米,聯電在量產時程上絕對勝出,但中芯在大陸市場具主場優勢,聯電希望把廈門廠推進至28納米是合情合理的策略,如今只剩下合法問題。

臺積電和聯電曾是臺灣的“晶圓雙雄”,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一段佳話,如今雙方競爭保持非常大的“安全距離”。但業界認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除了需要臺積電一路扮演先鋒,是領頭羊的角色,聯電角色也是同等重要,聯電若不守住而后門大開,大陸半導體勢力將更快淹沒臺灣,臺積電肩上重擔只會更加沉重。

臺積電也想到大陸設立12吋晶圓廠,同樣也是鎖定28納米制程,因為該制程未來在大陸移動設備市場仍是主力,以大陸半導體廠N-1技術法令規范,臺積電的20納米制程早已量產,2015年16納米制程也將進入量產,因此28納米到大陸生產完全沒問題,現在只卡在合資的法令規范要解套,讓臺積電能夠順利以獨資的身分到大陸設廠。

聯電從規劃廈門12吋廠到現在已經動土興建,市場一直傳言該廠目標是生產28納米制程,但礙于N-1法令限制,聯電目前在臺灣量產的是28納米制程,因此到大陸生產只能是55納米和40納米制程,但傳出聯電積極想辦法解套,尋求在大陸市場營運翻身的好機會。

中芯國際和上海華力半導體雖然都開始研發生產28納米制程,分別找上高通(Qualcomm)、聯發科背書合作,但趁著還沒真正進入量產之前,臺積電和聯電趕快把28納米制程轉到大陸,先行卡位當地客戶是必要策略。

28納米制程的下一步,將是14/16納米FinFET制程世代,大陸半導體廠只要成功站穩28納米制程,進入14/16納米制程是必然之路,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聯電2013年曾短暫讓GlobalFoundries搶去全球晶圓代工廠二哥位子,2014年再度以實力搶回,現在放眼全球,聯電最大的敵人不會是GlobalFoundries,而是中芯國際,雙方在40納米制程交鋒不斷,很快28納米制程戰火也將開打,接下來是全面性的戰役。

未來臺灣半導體產業,臺積電會專心與英特爾(Intel)和三星電子(SamsungElectonics)在10納米制程上對戰,聯電的任務是牽制著中芯國際等大陸半導體廠,防止成長茁壯太過迅速,這樣一前一后分工合作,才有利臺灣在這一波紅潮崛起趨勢下,能夠有有安全生存的機會。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