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國營867廠、4501廠、863廠等國家三線企業的入駐,為青神縣工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多年的發展與近幾年的精心培育,青神縣工業已經發展成為以機械產業為主導的規模較大、有一定產業鏈條的支柱產業。
但是,青神工業量小質弱,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這是橫在青神工業發展上的鐵的壁壘。青神工業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了今天的發展,實屬不易。這不僅要靠青神工業人的一往無前的信心和勇氣,更需要青神工業人在逆境中與困難搏斗的氣魄。
發展的車輪又要青神工業人做出選擇。從大的經濟形勢看,下行的壓力無比巨大。這無疑給資源和市場沒有任何優勢的青神工業雪上加霜。同時受大環境影響,一方面,機械制造業在普通勞動力的薪酬、福利等方面需花費更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經濟較發達地區對普通勞動力的吸引力仍然“有增無減”,普通勞動力仍存在“難留住”的現象。另外,相對成都等生活條件更優、崗位選擇機會更多的大中城市,青神“短板”依舊。大中城市對人才的后續吸引使得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大多高校人才在企業完成“頂崗實習”后便離開,實際上消耗了企業的人才培育資源。
但是,壓力也是機遇,壓力也是動力,這殘酷的現實反而逼迫企業去節能降耗、去轉型升級、去走科技發展之路,在追求效益上精耕細作。可以說,這是一場被至逼墻角的反擊。
生存發展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2014年12月,丹甫公司鋁線電機壓縮機正式宣告研發成功。相較以往銅線電機壓縮機,鋁線電機壓縮機不僅耗電量低、生產成本低,且屬無氟壓縮機,對大氣環境無破壞。上市之初,丹甫公司鋁線電機壓縮機便以其更低的市場價格、更可靠的使用性能受到美菱等知名冰箱品牌用戶追捧。而在鋁線電機壓縮機的研發過程中,丹甫公司共完成了10個系列、100余個規格新產品的開發與改進,新產品與改進產品均通過CCC認證、CB認證,VDE或UL認證等國內、外專業認證,且成功申報實用新型專利5件。
值得一提的是,僅在項目研發元年(2014年),鋁線電機壓縮機系列便為丹甫公司節約生產成本約2000萬元,迅速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回顧丹甫公司在行業嚴峻形勢下,創造出企業新經濟增長點的全過程,舍得花重金支持自主科研與技術創新的舉措功不可沒。據丹甫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鋁線電機壓縮機項目的研發成功共計投入研發經費約1660萬元,僅人才開發一項,投入經費就高達96萬元。
除了丹甫公司,作為青神縣傳統紙業生產廠商的西龍生科也將技術創新充分應用在了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過程。
依靠青神乃至整個四川豐富的竹資源,西龍生科懷抱向生態產業轉型升級的強烈愿望,積極尋求與清華大學科研團隊的密切合作,并成功研發出可全價利用竹原料、零排放、零污染的“生物質精煉技術”。2014年10月24日,成都環球中心一場以“竹纖維新材料產業化”為題的新聞發布會,正是西龍生科成功邁出轉型第一步的鮮明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