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通過完善數據庫為管理措施的優化,修井方案的制定及油井動態分析提供更可靠依據。遠程無線遙測系統的應用也改變了老君廟油田的生產管理模式,為油田生產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技術支撐。”玉門油田技能專家劉春杰說。
截至5月5日,通過遠程無線遙測系統統計,老君廟油田進集輸流程的600口油井,日產液量誤差已降到5%以下。這套遙測系統通過無線遠傳數據、批量計算功圖數據,及時準確得出油井的時段產量、累計產量和平均產量數據,有效減少了現場管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
老君廟油田已開發76年,單井產液量普遍較低,油井間歇時間長,以往依靠單井進罐單量的方式得到單井產液量數據。集輸流程系統投運后,井口儲油罐停用,油井日產液量無有效的核產和計量手段,動態分析缺乏科學數據。
老君廟油田抽油設備多數比較陳舊,加上井下出砂結蠟嚴重,現場出現故障后,只能通過人工巡檢發現處理。
為解決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老君廟油田已先后在抽油機井上安裝載荷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2個增壓泵站分別安裝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同時配備適合的軟件系統。
“老君廟油田油井分布范圍廣,很多偏遠的油井要走兩三個小時才能到,實時數據監測和動態跟蹤根本實現不了,遠程無線遙測系統的安裝是這個老油田數字化路上的第一步。”劉春杰說。2014年至今,遠程無線遙測系統及時準確判斷意外停井1000余井次,發現井卡200余井次(80%通過及時組織配套洗井恢復正常生產),為油田減少原油損失近300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