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工業4.0引爆投資 專家稱未來空間將達5千億

時間:2015-05-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今年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的表述稱,智能制造是工業互聯網的切入點之一,在未來20年中,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GDP增量。

5月12日消息,在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之后,中國智造這個詞讓許多投資人感覺到機械制造業的產業升級的急迫。同時我們看到,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等技術為主要驅動手段的新一輪產業升級。中國的“工業4.0”概念也引爆市場投資。但是這一切都和IT業相關,與計算機的軟件、硬件設計制造相關聯。上市公司當中,哪些企業的IT芯片制造、軟件設計能夠為中國智造、工業4.0“助力?

根據今年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的表述稱,智能制造是工業互聯網的切入點之一,在未來20年中,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GDP增量,應用工業互聯網后,企業的效率會提高大約20%,成本可以下降20%,節能減排可以下降10%左右。針對我國目前的工業計算機發展水平,方正證券研究員趙成進行評析。

趙成:我們國家從2014年開始提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2014年美國的運營團隊觀察到這種現象,我們國家工業互聯網或者工業4.0應該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我們命運和發達國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社交、移動、大數據、和云計算,這些四個特征,我們現在社交和移動是很有優勢的,而且我們的人口切入非常大,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這個核心技術上面還是有一些欠缺,但是目前也是現在正在趕超。如果單純從計算機這個行業,企業級移動互聯網或者工業4.0,這個空間大概是5千億,在去年8月份我是寫過一篇文章,叫”企業移動互聯網是不是合法“,空間是5千億,做了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就是說10年以后的話,每一年的計算機軟件和服務空間會達到5千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一個產業。

發展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內容,這也是未來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方向。首當其沖的便是工業計算機,智能化解決方案的主體是工業軟件。長久以來我國的工業軟件的應用多是以國外品牌占主導,而國內企業在這方面比較弱勢。目前是否還是延續這樣的格局?

趙成:我個人是在去年4月份推出過一個報告,叫移動互聯網大顛覆、大格局、大機遇,在這里面我是對移動互聯網很大的產業鏈進行了一個分析,它包括計算機、通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這是一個行業內的產業鏈,我們就發現實際上在通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我們國家實際上走在很多的前面了,而且也出現很多偉大的公司了,比如說華為在通訊設備行業,還有阿里巴巴是在互聯網,騰訊和百度在計算機制造產業鏈,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我們還是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這種格局會逐步得到改變,因為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提倡或者是推進一個叫做自主可控,這里會對硬件比如說芯片、芯片里的軟件,還有純軟件比如說操作系統,都會做一個很重要一個部署。

我們可以推斷的話,在未來5到10年,計算機軟件行業會得到很大進步。我們國家沒有像美國那樣產生微軟這樣大的公司,我們在軟件領域,最大的公司還是華為、中興跟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是很多的人不理解,華為怎么是最大的軟件公司,實際上它是嵌入式的軟件,通訊設備里面會嵌入操作軟件,比如說華為2500億支出里可能就有20%的軟件,算下來就超過500億收入規模,A股市場里,我們也發現了這個軟件實際上偏重于行業運用居多,還沒有說特別大的公司出現,目前整個計算機板塊,現在在提倡的是一個盈利模式的轉變,就是互聯網就是離的更近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