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滬本土團隊搭“工業4.0”快車 讓機器"互聯"起舞

時間:2015-05-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業4.0”這個全球創新熱詞,會給中國、給上海帶來多大的機會?一向走在改革前列的上海已率先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新興業態、新的增長點正在破繭而出。

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同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布,將通過三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以機器人、智能制造為代表的“工業4.0”時代已悄然來臨。

“工業4.0”這個全球創新熱詞,會給中國、給上海帶來多大的機會?一向走在改革前列的上海已率先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新興業態、新的增長點正在破繭而出。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企業先行先試,打開工業4.0的想象之門。如果說過去我們在技術發展上更多是追隨別人的腳步,引進消化吸收,那么在工業4.0的發展上,上海能否抓住機遇實現超越?一家土生土長的上海創業企業正試圖做出回答。

搭上“工業4.0”快車

“過去,我們只做單個工位的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有一次,國外派來的技術代表問,你們能做出一條國產化的信息化生產線嗎?”

那一年,陳俊30歲,創辦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剛剛2年。“當時,我們為一家國外豪華汽車品牌做配套,設計和制造能力得到了外方認可,但信息化生產線從沒做過,‘工業4.0’這個概念更是聞所未聞。”

外方本打算整條生產線從英國進口,但費用很高,且時間來不及。為了拿下訂單,陳俊帶領團隊開啟“打怪獸闖關”模式。這是一條非常艱辛的研發之路,沒有雙休,天天加班,大家都像“打了雞血”。反復研究國外傳回來的視頻資料,一個一個細節“摳”。最后,他們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生產線一年后投用。

“所謂信息化生產線,簡單說就是打通一個個信息孤島,把生產線上的機器都串聯起來。”

記者在某汽車儀表盤組裝生產線上看到,電腦上輕點鼠標,一臺機器便自動“吐”出一張帶有條形碼的訂單。每個工位前都有一個屏幕實時顯示生產信息。

第一個工位上,工人手拿掃描儀掃一下裝車單,線束(汽車電路的網絡主體)與裝車單信息匹配通過,移動小車自動運行到下一個工位,識別裝車任務,屏幕上顯示作業指導書,諸如“請安裝儀表板上體螺釘”“待小車到位”等提示信息顯示出來。

組裝完畢后進入影像檢測,駕駛側膝部蓋板、駕駛側膝部氣囊等一一安裝到位;影像檢測通過后進入電檢,再進入發運等待區……

整個過程簡潔有序,所有環節均在屏幕上顯示。“在這個生產線上,每個工位之間是有‘交流’的,上一道工序做過哪些在操作、誰做的,下一道工序一清二楚。”

陳俊介紹說,這套生產線在無線射頻技術、工業以太網、在線條碼、二維碼比對、影像識別、機器人應用等實現了突破。“有了這樣的生產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就能得到滿足,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好多種不同需求的產品。”

工業4.0概念一出來,陳俊猛然發現:“這不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嗎?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智能制造。”在他看來,由于生產線直接將人、設備與產品實時聯通,工廠接受消費者的訂單直接備料生產,省卻了銷售和流通環節,整體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比過去下降近40%。

找到讓機器“聊天”的密碼

“手工作坊式的生產線在中國還有很多,不要提工業和信息化融合了,就連自動化都沒有實現。大部分還是靠人工,但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個性以及可追溯等有了更多要求,人工跟不上這個需求。”

陳俊舉例說,比如生產一個礦泉水瓶,需要瓶蓋、瓶身和塑封三套機器,然后三者怎么協調、物料怎么運輸都靠人工安排。如果問生產經理工廠一天生產了多少個瓶子,他需要問車間主任,主任再問班組長,然后工人再一個個數、抄表、統計。“信息傳遞過程不是實時的,還很可能失真,產品質量也沒法監管。”

明匠通過MES(制造執行系統),解決這些問題。“它更像生產現場的一個領導,各種信息流和數據流通過功能模塊有條不紊地分配、統計、分析。”陳俊介紹,人(每一個設備由誰操作、技能是幾級)、機(設備的效力、使用年限)、料(生產原料、后勤補給)、法(生產工藝、流程)、環(包括溫度、濕度等在內的環境因素),五大要素都實現信息化,“領導”全都心中有數,它可以實時動態調整訂單,能算出設備何時需要更換,判斷出設備產能的瓶頸出在哪一個環節。

“關鍵要找到讓機器聊天的密碼。”這是陳俊在研發過程中體會最深的一句話。“國內有做得好的自動化生產線,但大部分還只是信息孤島,設備不能互聯。每臺機器的信息流在各自的處理器里打轉。”

明匠自主研發了數據采集板卡,破解機器之間溝通的密碼。

第一步,翻譯。機器產地各有不同,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地的都有,一些工廠還同時用好幾個國家的設備。“就像有的機器說德語、有的說日語,先要都翻譯成漢語,他們才能聊天。”明匠的做法是把不同設備控制器的語言翻譯成TCP/IP網絡標準協議。

第二步,上傳。把從單個工位里采集出來的參數通過互聯網傳到上位系統,在上位系統里加入一些可以讓工藝更穩定、產品效率更高的算法。

第三步,下達。從上位系統再反饋到每臺機器,控制現場設備,按算法的結果執行。

“國內沒有人做過,團隊也沒有任何經驗。一年多的攻關過程,幾乎都是早上8點上班,半夜一兩點下班。沒有人抱怨,大家都覺得干得帶勁。數據采集卡的研發,光刷機試驗就燒掉幾百臺機器。”目前,工信部正邀請明匠參與制定智能制造相關標準。

趕上了智能制造創業的好時代

“不久,這里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智能工廠。”在明匠位于嘉定的工廠里,記者發現一臺臺機器看起來都有些“奇形怪狀”。“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制造的設備,很多都是為客戶量身定做的。”對工業4.0,陳俊有自己的想法。“現在概念炒得有點熱,但真正能做的沒幾個。我國企業很多時候還是要靠進口先進設備、全自動生產線以及高級機器人,如果依然是依托外部技術資源的話,我們的4.0充其量就是德國技術的出口市場而已。”

工業制造領域,聽起來艱澀、枯燥,不夠有噱頭,一旦搭上互聯網快車,會變成什么模樣?“我們不要那種唾沫滿天飛的炫酷詞語,其實我國很早就開始嘗試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了,但不知道為什么,真正愿意做、能做的企業卻沒幾個。”陳俊看來,智能制造需要的是懂得硬件生產規律、踏踏實實深入工廠車間開展最基礎改變的人。

工廠里,到處是一張張年輕的面容。“我1982年的,已經算是團隊里的‘老同志’了,大部分都是85后、90后。很多段子說80后上學擴招、就業難、高房價什么的,我倒覺得對創業來說,80后趕上了最好的時代。”現在企業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智能制造布局在全國鋪開,今年產值有望達到2.5億元。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主任芮明杰教授認為,“工業4.0”描繪了未來智能互聯物聯生產制造系統的可能,這對上海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上海首先必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僅僅是出成果、論文和專利,而且要出高水平的科技產業化成果。其次,上海在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服務等領域需要領軍企業。上海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經濟重鎮、長三角經濟帶的龍頭,要在本輪新技術革命與新工業革命中順勢而為,尤其要在“工業4.0”方面創新領先,抓住機遇,實現超越。本報記者葉薇

從“蛋黃”轉變到“蛋白”

“我們是通過這個項目,真正實現了智能制造。”陳俊說,項目接近尾聲時,工業4.0概念迅速火爆起來。一般認為,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自動化時代,工業4.0則是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

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杰用“煎蛋模式”來比喻未來制造中產品與服務的關系,核心產品相當于“蛋黃”,而由品牌、服務創造的創新價值則是“蛋白”。德國一直以來擅長做“蛋黃”,但是產品做得好就增加了使用時長,“蛋黃”就只能掙一次的錢,利潤不高。德國人提出的“工業4.0”,希望通過足夠的數據與創新能力,改變顧客購買的價值。

明匠要做的就是從“蛋黃”到“蛋白”的改變。“公司剛創立時主要就是做設備,現在我們是做解決方案。數據采集板卡在這個方案里只占10%,我們要為客戶提供機械設計、電氣控制、網絡架構、上位系統算法等一系列細化的方案。”

陳俊更看重的是工業和互聯網結合后帶來的大數據。過去的企業強調通過機械化、自動化來滿足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如今則要將消費數據和工業大數據對接,將生產與服務更緊密融合,走向“大規模智能化私人定制”。

目前,他們已開發出工業4.0智能制造服務平臺,致力打造工業云。一個簡單的表現形式是,所有工廠的生產情況、實時數據都在一個APP里能看到。將來,客戶需求數據上傳到工業云,經挖掘計算后,將制造任務分配給優勢制造企業完成小批量柔性制造。該平臺通過專家評審認可,獲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項目國家專項資金。

未來5年,消費者通過“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將定制化需求通過互聯網,直接將訂單直接發到工廠。“它創造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激發了新的消費增長點,為通過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內需建立了可靠的技術平臺基礎。”也許“淘寶”的商業模式也將因為“互聯網+工業”的成熟,悄悄改變。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