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們知道風電整機、零部件制造屬于工業生產范疇,而最近工業4.0這一概念比較流行,您怎么看?
梁力強:我們應該給予工業4.0足夠的關注,它可能會代表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工業4.0是德國教育和研究部在2012年6月最先提出的,實際上就是把IT技術和制造技術,包括自動化技術,再加上MES、ERP系統以及云計算等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網絡。工業4.0是個結論,是德國為了提高本國工業的競爭力而提出來的理念。在德國韋斯伐里亞州東部聚集了很多企業,諸如魏德米勒、菲尼克斯、倍福、萬可等,從而被工業界命名為東伐利亞州。現在那里成立了一個關于工業4.0的集群組織,倍福也是這個組織里的一個成員,目前參與了兩個項目的研究。領先的IT技術在美國,而發達的工業應用在德國,雖然現在工業4.0主要局限于德國和歐洲,但很可能會擴展到美國和中國。倍福去年推出了智慧工廠1.0,融合了其中的部分內容,但工業4.0比智慧工廠1.0先進得多。例如在制造產品時,甚至不需要PLC控制,只需把產品代碼放在工件上,通過掃描獲得怎樣繼續加工該零件的信息,并自動加工。當然,工業4.0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進行普及,而智慧工廠1.0則是面向國內企業大概三到五年能夠實現的一個標準。倍福的技術主要特點是PC控制,實際上為實現工業4.0打下了基礎。這是一個工業發展技術的里程碑,通過整整25年間所走的路,逐漸把IT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結合起來,已經為現在的工業4.0做了一些鋪墊。
記者:對于工業自動化廠商來說,軟硬件技術的更新速度遠不如IT技術快,這里的原因是什么?
梁力強:發展的引擎就是創新,倍福的創新速度比那些巨頭要快一些,因為沒有新產品問世,生存和發展速度就會受到影響。工業與消費類產品的推出區別比較大。例如手機,達到了半年就更新一次。但是工業自動化行業不允許這樣。例如工業自動化軟件產品twincat,從1996年到2013年十多年的時間中,從之前基于DOS系統的S1000到基于64位Windows系統的twincat3,換代速度明顯低于硬件發展速度。如果一些自動化產品更新太快太頻繁,對用戶來說增加了很多成本。因為如果一個新的系統與老系統不能兼容,不存在續存關系,就不能保證客戶收回投資。一般硬件更新的速度明顯超過軟件,使軟件顯得相對穩定。例如一些自動化軟件,換代時間超過了10年。當然,這類軟件會有很多版本,但是換代是一個大的跨越。作為提供方并不希望一些新產品使用得太早,因為如果產品不成熟,有很多BUG,會給用戶帶來很多煩惱。用戶因此認為產品不好,會得不嘗失。所以應該有一些試用的客戶,這些客戶是與自己感情比較深的,有了問題也不會埋怨,像這樣的客戶才敢用,因為相互之間都是理解的。
記者:做為一個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怎樣打消風電制造商對PC控制技術的顧慮?
梁力強:倍福在風電、光伏行業的發展都是基于用產品打動客戶這樣一個思想。工業自動化中的PC控制這項技術在中國并不是很難接受。新能源行業中的一些人開始時可能會對PC控制技術有所懷疑,會問有什么應用,產品到底怎樣,在哪里生產等。這需要實事求是地展示該技術所帶來的性能優勢,事實上,如果懷疑PC控制,可以看看很多大的客戶,用這些產品多年一點問題都沒有。打消客戶這方面的疑慮后,就可以展示性能了,比如EtherCAT在傳輸上面有較大的優勢,結合Twincat的控制,可以在PC上進行很多操作。在進行綜合比較后,可以讓客戶相信選擇這些產品是沒錯的。之后就可以給客戶提供樣機,當他們發現用這個平臺的樣機的確做到了以前用PLC及其他控制器沒有做到的效果時,客戶也會愿意幫助宣傳產品。
記者:從零部件到風電整機再到風電場,設備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請談談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化的關系。
梁力強:要實現智能化首先需要數字化,就目前來講,數字化已經基本實現了,倍福推出的總線實際上就是數字化的,把模擬信號轉成數字信號。現在就是要解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的問題。智能化是除了傳統控制外增加更多功能,比如視覺系統、識別系統等。另外一種智能是安全性方面的,例如自我診斷系統,設備在運行當中如果設備或操作有問題的話它自己會報警。另外就是監控,一個設備在運行當中,壞了再修就會來不及,因此要事先知道它什么時候壞。另外就是遠程監控診斷,例如將設備賣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出了問題,通過英特網便能夠獲得診斷信息。智能化生產方式是產業升級的一個方面,是一國工業發展的方向,國家提出的先進制造業在很多方面都是由智能化組成的。
記者:面對工業4.0,您的公司正在做什么?
梁力強:工業4.0是工業發展技術的里程碑,倍福在整整25年間所走的路,就是如何把IT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結合起來,從而已經為現在的工業4.0做鋪墊。倍福目前已經推出了相互兼容的工業PC、伺服驅動器、實時以太網總線、I/O系統、自動化軟件等,并每年都有新產品問世。2012年9月推出了twincat3全球版本,已擁有了諸多用戶,例如博世等。該軟件的客戶中還有一部分是高校,例如東北大學,他們利用該軟件做流體力學控制。上海交大則利用該軟件參與人工太陽項目。Twincat3基于Twincat2,是升級而來的版本,如果是了解倍福PC控制的人,會感到可以利用該軟件做更高效的控制,編程界面也從簡樸進入到清新的風格。但有了Twincat3并不意味著使用Twincat2的客戶都要更換。尤其是機械設備控制行業,沒必要非得升級到最高的版本。這個軟件目前主要是面向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測量測控領域,另外如果一些開發人員對高級語言掌握的比較好,對PLC語言掌握的一般,那么就可以裝一個Twin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