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布局正在中國遍地開花。東部的上海已打造出涵蓋研發、制造、集成、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中部的重慶提出建設“機器人之都”的目標,北部的沈撫新城正努力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發、生產的重點集聚區……據統計,我國已有40多個城市建設或計劃建設機器人產業基地(園區),在建機器人項目產能有幾十萬臺。
“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投資迅速增長,各地產業園區的規劃和布局正陸續展開。”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接受采訪時表示,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并有3到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到10個配套產業集群。
產業布局快速推進
2020年的產業規劃還是遠景,我國推進機器人的步伐卻早已邁開: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已引進安川電機、新松機器人、軟控科捷等35個機器人項目,總投資約84.2億元;江蘇常州打造的機器人產業帶今年產量已達1200臺;重慶更號稱要打造千億級別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帶……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機器人企業已達530余家,其中包括60余家上市公司,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40余家,現有地方機器人產業園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其中,工業機器人產業布局尤為快速。工業機器人被列為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上海已經有ABB、庫卡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以及新松機器人、上海新時達等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青島已有20余家工業機器人企業,年產值約3億元。蕪湖計劃今年形成產業規模超200億元的蕪馬合作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