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崛起 佛山工業擁抱智能化

時間:2015-05-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向左前進,向右轉,彎腰起立,一個外形像大黃蜂的搬運機器人正在“隨心所欲”地行動。這是近日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在佛山順德的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里看到的一幕。

機器人崛起,佛山工業擁抱智能化

向左前進,向右轉,彎腰起立,一個外形像大黃蜂的搬運機器人正在“隨心所欲”地行動。這是近日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在佛山順德的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里看到的一幕。

“這款機器人內含WiFi和慣性陀螺儀綜合導航器,不僅能跟中樞系統對接通訊,還能隨時接受系統指令,向系統報告位置。搬運工很辛苦,換了機器人,不僅拉得多,放的位置還比人準確。”嘉騰機器人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智能制造的競爭大潮正在全世界涌動,智能機器人2.0時代將在未來十年左右到來。在珠三角腹地的制造業強市——佛山,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首選“引擎”。

有調研數據顯示,去年佛山市核心裝備制造業產值達600億元,機器人規模290億元。目前,使用機器人的企業有120家,共有3500多臺機器人。佛山市經信局副局長謝國高表示,近幾年,佛山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經專業人士測算,佛山市場未來三年對產業機器人的需求將達到兩到三萬臺。其中僅順德測算下來就需要1.5萬臺到2萬臺左右。

寄望于機器人

作為制造業大市和強市,佛山市擁有健全的工業體系,這幾年也在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與轉型升級。然而,經濟下行壓力成為全球壓力,佛山市土地資源不足,環保壓力不斷加大,同時外部的競爭越加激烈。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尋找到工業轉型升級的新力量,成為佛山市的一道重要命題。

人口紅利正在消逝,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包括佛山市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紛紛尋找更為“靠譜”的員工。集可編程、擬人化、通用性等特點于一身的工業機器人就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2014年,全球機器人產業總產值約為2500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占約十分之一??梢哉f,真實版的“機器人世界”正在中國的火熱上演。

對于佛山市而言,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將為佛山制造業快速轉型升級發揮關鍵力量。

謝國高介紹,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處于機械裝備行業的“最高端”,具有對全產業鏈強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同時具有關聯性強、帶動性大等特點。佛山市希望能以智能制造推動佛山制造智能化進程。

“歷史上任何一次技術的進步和革新,都會帶來勞動力的提高以及相應領域勞動力的減少。但同時新的技術領域又會帶動新的勞動力就業。”謝國高表示,通過智能制造,機器換人,全面增強制造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產品質量更加可靠穩定,有效解決“用工荒”問題,并能有效改善產業工人的作業環境。

在順德的美芝公司,目前已配備112臺機器人,預計年底接近400臺。“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員工的能力也在提高,要實現人機結合。以前很多壓縮機都要靠人工搬運,但是太重了,而且每天要搬運幾千臺。機器換人,不管多少錢都要投入,解決勞動強度問題。”

實踐中,美的公司每年投資十多億搞機器化,原來工人為八千人,現在減為五千人,產量還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佛山企業廣東櫻奧廚具有限公司,以往采用手工方式生產時,產品一次合格率只有60%,采用工業機器人后,產品一次合格率達到90%。

以噴釉行業為例,只需要1個工人操控的工業機器人噴釉系統可以替代8個產業工人;如以2013年佛山市普通工人工資3500元/月計算,仍以噴釉行業為例,單噴釉流程一年可為企業節省約30萬元的勞動力成本。這就是機器化帶來的效益。

高投入、高成本降低積極性

有行業人士分析,當機器人市場需求達到3000臺時,機器人制造企業就可以設立一個工廠。而按目前佛山市場需求,要引進建成8到10個或者更多的機器人生產企業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上述的研究數據中,2014年全球2500億元人民幣的機器人產值中,中國本土產品卻只有20億-30億元。因此中國機器人產業自身發展仍有很長一段路。

目前,中國的平均每萬人的機器人擁有量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平均量大概是韓國和日本的十分之一。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長周佩珊表示,按照佛山目前產業工人的比例,機器人的密度至少要達到每萬人一百臺,韓國每萬人是396臺,日本是332臺,國內只有23臺,佛山就算達到三分之一的量,也有兩萬五千臺的需求。

有關數據現實,佛山制造業企業近年來平均用工缺口達20%左右,同時在佛山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當下,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但是“工業機器人一次性投入大、技術改造成本高”;機器人行業還是新興產業,相關的研制人才和應用人才十分稀缺;企業自身對智能制造機器人的認識也有所偏差,這些都成為制約企業“機器換人”的難題。

國際機器人產品造價過高,國內機器人研發生產還未成熟,只有依靠佛山本土機器人企業快速發展來調動佛山工業“機器換人”的積極性,

目前佛山涉及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生產企業約100家,涉及無人搬運車、注塑和焊接機械手、智能沖壓機器人等系列產品。產業鏈位置以末端系統集成、控制軟件系統、部分關鍵零部件為主,本體生產企業還比較缺乏。

“現在我們在機器人本體生產方面和國外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用市場來帶動機器人的制造是我們的發展方向,通過市場換技術應該逐漸可以彌補與國際機器人生產高端水平的差距。”謝國高表示。

培育產業發展

為了讓佛山企業能夠用上機器人,佛上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培育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下了不少功夫。主要在構建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狠抓招商引資,加快人才培養與引進等多方面推進。

在生產方面,對在佛山市創辦的注冊資本為外資五百萬美元內資三千萬人民幣以上,且投產兩年稅收規模在一千萬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五百萬元的獎勵。

在服務方面,對落戶佛山市的裝備產業或者機器人系統運用集成服務企業且為佛山市企業提供裝備產業智能制造升級或者機器代人方案服務的,經認定每年給予系統應用集成服務企業合同總額不超過百分之十的獎勵,單一企業獎勵最多不超過一百萬。

在應用方面,對佛山市采購本地機器人的傳統制造企業,給予每臺一萬元的獎勵,最高不超過二十萬元。在首臺套方面,獎勵國內省內首臺套產品,開展首臺套產品認定,對國內首臺套裝備產品的生產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一百萬元的獎勵,省內一次性最高五十萬元的獎勵,獎勵資金不超過該產品開發費用的百分之五十。

在使用方面,對首家啟用佛山市生產的首臺套裝備的企業,根據首臺設備投資額的百分之十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一百萬元。各個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

據佛山順德區經科局常務副局長張鵬介紹,在“工業時代4.0”背景下,佛山順德正在打造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機器人產業成為近幾年順德重要的經濟發展路線,吸引了不少機器人企業落戶順德區。目前順德區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20家,行業規模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去年出現了2家超億元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

在政策與市場雙重鼓勵下,位于順德區的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也獲得快速發展,現已經是瑞典abb機器人和意大利柯馬機器人的戰略合作伙伴。該公司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表示,利迅達建立了全球業界最大型的機器人表面處理實驗基地,是全國首家機器人系統公司與大專院校展開機器人專才培訓的企業。

今年3月23日,由佛山高新區、佛山市經信局指導,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創辦的佛山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旨在促進佛山市機器人產業抱團發展。

4月12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視察廣工大研究院并參觀了佛山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的機器人展廳,他強調,佛山要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抓手,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推動機器人等重點領域裝備制造業發展。

此外,佛山市將于今年9月舉辦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博覽會等。在扶持政策方面,除了首臺(套)機械裝備產品獎勵、鼓勵機器換人、獎勵銷售本地機械產品等扶持政策外。還出臺了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計劃利用省、市技改資金,圍繞佛山市支柱產業選擇100家示范企業,用3年時間組織實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加快工業機器人等先進制造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