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無錫首個智能農業園開園,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機器人將代替人力當農民。
昨天走進玉祁禮賢農莊,倉庫里靜靜停放的三臺又像汽車又像拖拉機的設備并不顯眼。“這是純進口的,國內還沒有呢!”看記者顯露出疑惑表情,工作人員忙指著一臺像拖拉機的紅黑色機器介紹。去過農村的市民都知道,種蔬菜時插苗是費時又費力的活,人工彎著腰一棵棵苗地插,幾畝地插完腰都直不起來。這臺型號為pf2r的乘坐式全自動蔬菜移栽機,移栽菜苗時只需要把一株株小苗排列整齊裝在專門設置有小坑的板上,人只要駕駛機器就能自動完成插苗,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移栽幾百畝地菜苗一個人就能搞定。
推進這些高效農業機械,不僅能減輕農民勞動強度,也能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機化全面發展。無錫市農機局人士介紹,目前,全市擁有新型高效適用機具6.7萬多臺套,全市高效設施農業主要環節機械化水平達72.34%。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蔬菜的播種、移栽、噴滴灌、收獲,水產養殖的投餌、增氧、水質監控,畜禽養殖的飼料加工、投喂、畜禽糞便處理等環節,基本上都能進行機械化生產。
作為無錫新興產業的龍頭,物聯網技術在無錫農業上的應用比比皆是。來自無錫市農機局的統計,現在無錫全市已經建立起一批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農業園區,覆蓋了稻麥、蔬菜茶葉、花卉苗木、畜禽水產等多個產業,環境監測(氣候、小氣候、土壤環境、土質、水質等),裝備智能控制(溫濕度控制、水肥一體灌溉、病蟲害預防、水產增氧、茶園除霜防凍等),產后管理(產品溯源、身份識別、市場分析、農作物數據庫)等,都普通應用了多項物聯網生產技術。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