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織企業上演“逆襲” 自主研發自動化設備

時間:2015-04-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靠毛紡起家的山東康平納集團,卻通過對紡織機械的研發,成功占據了上游產業鏈,獲得了行業轉型的主動權。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不少傳統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比如作為資本密集型和規模效益型的紡織產業,最近幾年就受到產能過剩、用工成本提高、出口訂單下降等不利因素的沖擊。而靠毛紡起家的山東康平納集團,卻通過對紡織機械的研發,成功占據了上游產業鏈,獲得了行業轉型的主動權。

自動化設備減少七成人力成本

說起紡織印染,人們往往會想到染坊里工人穿梭于染缸之間揮汗如雨的場景,但在康平納的印染示范車間,卻幾乎看不到人在操作,只有幾位技術工人巡視監控。整個車間秩序井然,全部生產流程一鍵控制完成,整個紡紗染色過程全部自動化。

“以前染色絕對是個苦活,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一個工人每天要搬運8噸-10噸的筒子紗。”康平納集團董事長陳隊范說。

實現“機器換人”的技術升級后,以前一個染紗車間要13人,現在只需要3個人,綜合算下來減少用工可以達到70%以上。而且不光是減少了人力成本,還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與科研機構合作產業鏈上大“逆襲”

這套獲得國內多個科技獎項的自動化設備,是康平納在轉型壓力之下自主研發出來的。

相比今年一季度放緩至7%的經濟增速,在剛進入新世紀時,紡織工業就已經顯露出發展疲態了,康平納也早早提出以技術升級改造來帶動企業轉型。2002年6月,陳隊范帶著總工程師鹿慶福到歐洲考察引進設備,當他們看到全自動染料設備時,很是羨慕,可一打聽價錢,竟然要二百多萬歐元。

陳隊范對鹿慶福說:“回國以后,咱們能不能做套類似的設備?”當時,鹿慶福覺得他只是在開玩笑,因為紡織企業的發展,往往是從產業的上游到下游,也就是從面料到成衣;而從紡織廠升級為機械廠,卻是行內少見的。

“我們了解紡織工藝的技術需求,如何實現這些需求,就要和機械研發部門合作了。”打定跨業的主意之后,陳隊范就開始四處聯系科研機構。從2006年到2012年,經過長達6年的攻關,生產線終于組裝成功,并拿到了32項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累計投入一億三千多萬元。

“當時研發紡織機械時,有很多同行不理解,覺得一沒這個能力、二沒這個必要,如今面對行業不景氣的局面,他們才發現產學研結合的重要。”陳隊范說,“經濟增速放緩對紡織行業的影響日益顯現,出口訂單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行業對環保工藝的要求提高,來聯系我們進行技改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