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師應用分子印跡技術大幅提升氣體傳感器性能

時間:2015-04-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論文通訊作者黃新堂教授介紹,作為目前最熱的研究領域之一——半導體納米材料氣體傳感器,因為有著響應、恢復時間快,化學穩定性高和選擇性顯著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氣體檢測,在醫療診斷領域也發揮著一定作用。

從華中師范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三名本科生將分子印跡技術應用于一氧化碳氣體傳感器的設計中,使傳感器的靈敏度提高1.5倍,響應時間縮短30%,恢復時間縮短20%。該成果近日在全球材料研究和傳感器領域主流學術雜志之一《傳感器》上發表。

成果第一完成人是本科生李忱家、呂夢、左佳林。李忱家說:“目前氣體傳感器研究正在飛速發展,大量研究致力于開發出新型納米結構,也有研究側重于尋找擁有最佳傳感特性的納米材料。然而這些方法工藝要求高、成本高昂。因此我們另辟蹊徑,將類似于生物技術中受體識別的分子印跡原理應用到氣體傳感器的制備中,傳感器性能大幅提升,為現有的氣體傳感器技術錦上添花。”

論文通訊作者黃新堂教授介紹,作為目前最熱的研究領域之一——半導體納米材料氣體傳感器,因為有著響應、恢復時間快,化學穩定性高和選擇性顯著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氣體檢測,在醫療診斷領域也發揮著一定作用。但在我國許多行業,高性能傳感器有80%靠進口,以國產傳感器代替進口產品已勢在必行。該成果將具有高性價比和廣闊市場。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