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德國慕尼黑和漢諾威訊——值漢諾威工業展舉辦之際,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IFX/OTCQX:IFNNY)今日宣布推出集成片上EtherCAT®(用于控制和自動化技術的以太網)節點的全新XMC4800系列32位微控制器。具備出色實時能力的XMC4800系列器件,將推動聯網工業自動化與工業4.0應用的發展。
英飛凌是第一家在帶有片上閃存和模擬/混合信號處理功能的ARM®Cortex®-M微控制器上集成EtherCAT節點的半導體公司。XMC4800系列產品至少包括18個型號,它們在內存容量、工作溫度范圍和封裝方面有所不同。所有的XMC4800微控制器都將通過AECQ100認證,因此同樣適用于商業、建筑和農用車輛。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工業與多元化市場微控制器高級總監MaurizioSkerlj表示:“XMC4800系列將EtherCAT的實現簡化到市場多年來期望的程度。借助XMC4800,用戶可以設計出帶有EtherCAT的緊湊系統,因為他們不再需要專門的EtherCATASIC、外部存儲器和時鐘晶體。具備出色實時能力的XMC4800系列將加快聯網工業自動化的發展。”
EtherCAT技術協會理事長MartinRostan解釋說:“全新英飛凌XMC4800微控制器肯定會受到EtherCAT技術界的追捧。該EtherCAT芯片搭載眾多外設,從而降低物料成本,這能為廠商帶來切實的利益。此外,工作溫度范圍的擴大將進一步加快移動設備采用EtherCAT的速度。”
XMC4800系列是XMC4000家族的一員,內核采用ARM?Cortex?-M4處理器,專為用于制造和建筑自動化以及電氣傳動和太陽能逆變器而開發。XMC4800系列能夠讓用戶無縫升級采用EtherCAT技術,它與現有的XMC4000微控制器引腳和代碼兼容。XMC4800支持在環境溫度高達125°C的惡劣條件下使用EtherCAT。
關于XMC4800的技術細節:市場上最緊湊的EtherCAT節點外加頂尖內存和外設集成
通過集成EtherCAT功能,XMC4800支持最緊湊的設計,無需專門的EtherCATASIC、外部存儲器和時鐘晶體。XMC4800配備144-MHz-CPU、最高2MB的嵌入式閃存、352Kb的內存和全方位的外設和接口功能。外設包括四個并行快速12位A/D轉換器模塊、兩個12位D/A轉換器、4個Δ-Σ解調器模塊、6個捕獲/比較單元(CCU4和CCU8)和兩個定位接口模塊。除EtherCAT功能外,其通信功能還包括支持以太網、USB和SD/MMC的接口。另外,XMC4800系列還提供6個CAN節點、6個串行通信通道和一個用于通信的外部總線接口。三種封裝選項為LQFP-100、LQFP-144和LFBGA-196。
更多信息
關于搭載EtherCAT技術的XMC4800、XMC微控制器及其開發平臺DAVE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infineon.com/xmc4800、www.infineon.com/xmc、www.infineon.com/dave。
關于EtherCAT技術協會(ETG)
EtherCAT技術協會(ETG)是各行業主要用戶企業與領先的自動化供應商攜手合作支持、促進和推動EtherCAT技術發展的協會。EtherCAT技術協會擁有來自58個國家的3100多名成員,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現場總線行業協會。EtherCAT技術協會于2003年11月創立,也是同類之中發展最快的協會。
關于EtherCAT®
EtherCAT是速度最快的工業以太網技術,代表著高性能、低成本、易于使用的靈活拓撲結構。EtherCAT于2003年推出,并于2007年成為國際標準和SEMI標準。EtherCAT技術協會推動EtherCAT的發展,并負責持續開發工作。另外,EtherCAT也是一種開放的技術:任何人都可以實施或使用。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www.ethercat.org
關于英飛凌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科技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系統方案為現代社會解決三大重要挑戰:高能效、移動性和安全性。2014財年(截止9月30日),公司的銷售額達43億歐元,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約29,800名員工。2015年1月,英飛凌收購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該公司是電源管理技術行業的領先供應商,年收入達11億美元(2014財年,該財年于6月29日結束),約4,200名員工。英飛凌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IFX)和美國柜臺交易市場OTCQXInternationalPremier(股票代碼:IFNNY)掛牌上市。
英飛凌在中國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自1996年在無錫建立第一家企業以來,英飛凌的業務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長,在中國擁有約1700多名員工,已經成為英飛凌亞太乃至全球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英飛凌在中國建立了涵蓋研發、生產、銷售、市場、技術支持等在內的完整的產業鏈,并在銷售、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國內領先的企業、高等院校開展了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