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達先進的光伏逆變器日前成功應用于江蘇鹽城5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系統,創下我國首個室外型集中式光伏逆變器并網發電一次成功的案例,使漁塘轉身就成了光伏發電基地。項目總占地11萬平方米,預計每年可提供5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在為客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亦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發揮積極的環境保護作用。項目所采用的逆變器設計理念創新獨特,有效解決了環境腐蝕問題,同時采用了進口的高精度電子器件設計來保證系統效率及品質,體積小且重量輕,可減少基礎建設的費用,為客戶有效節約了成本。
所謂“漁光互補”,是指“水下養魚、水上發電”,使漁塘轉身成了光伏發電基地,實現了一地兩用,極大化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時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值。江蘇鹽城的5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預計每年可發電500萬千瓦時,年均發電利用小時數約為1,300小時。和火力發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300噸、二氧化硫排放49噸,減排氮化物約14噸,是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項目。
江蘇鹽城5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系統,特選用9臺“臺達室外型500kW IP65 防護等級集中式逆變器”直接安裝在室外,而非采用傳統集裝箱或機房安裝模式。系統分為5個單元,升壓至35kV并網,裝機容量為5000kW,共安裝了15,000多塊多晶硅光伏組件。項目自投入運行以來,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技術指標,運行穩定,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人口稠密、土地稀缺的江蘇省,是中國電力負荷第二大的省份,以往水域寬廣的魚塘只能“一地一用”,大量水面空間無法得到進一步利用。作為首次在漁業領域內成功實施的案例,不僅是臺達耕織行業多年的結晶,也為后續臺達進軍“漁光互補”行業打下堅實基礎,值得在行業內繼續應用推廣,更標示著新一代光伏逆變器的問世,為促進行業綠色能源發電技術的進步具有積極的里程碑意義。
臺達室外型IP65防護等級集中式逆變器,較之傳統產品,設計理念創新獨特。首先,有效解決了環境腐蝕的難題,逆變器采用兩層外殼結構設計,最外層采用鋁合金加粉體烤漆的組合,可以在嚴苛的鹽霧和高潮濕環境使用;內層采用熱鍍鋅鋼板材質,提高穩固性。第二,使逆變器擁有長生命周期,采用具備IP65防護等級的電子部件進行獨立空間設計,能有效的抑制外來的粉塵、鹽霧和高溫、高濕對電子部件的干擾,不受散熱氣流影響,確保電子部件長壽命運行。第三,保證系統效率及品質,全部采用進口的高精度電子器件設計,并擁有臺達近40年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使用經驗作保證。第四,幫助客戶有效節約成本,逆變器集合了交/直流柜,體積小(1,600mm x 1,950mm x 800mm)、重量輕(1,280Kg),叉車輕松搬運,既節約了現場安裝的搬運及人力成本,也減少了基礎建設的費用。
兩臺臺達室外型集中式逆變器現場圖
河塘之上,被間隔有序地“種”上了連排成片的光伏組件
關于臺達
臺達創立于1971年,為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并在多項產品領域居世界級重要地位。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議題,臺達秉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運用電力電子核心技術,整合全球資源與創新研發,深耕三大業務范疇,包含“電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與“智能綠生活”。同時,臺達積極發展品牌,持續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節能整體解決方案。
臺達運營網點遍布全球,在中國大陸、臺灣地區、美國、泰國、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印度、巴西以及歐洲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近年來,臺達陸續榮獲多項國際榮耀與肯定。自2011年起,臺達連續四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之“世界指數(DJSI World)”,其中五項評分居全球電子設備產業之首;2014年國際碳信息披露項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年度評比結果揭曉,臺達從全球近2,000家參與CDP評比的上市企業中脫穎而出,不僅獲得最高等級A級評價,更是大中華區唯一入選氣候績效領導指數 (Climate Performance Leadership Index, CPLI)之企業。
關于臺達的詳細資料,請參見:www.delta-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