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中國品牌的智能有多少是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分支"?對此Blaich表示Bluebox也沒有確切的數據,他強調他們所做的調查并沒有獲得Google的報酬,也不是要特別針對中國的智能執行什么維持治安任務。
Blaich解釋,中國手機廠商的動機完全有可能只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開發一些讓自家手機品牌與云端服務、應用程序商店鏈接的置入性|服務。
大多數中國智能廠商只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發現沒有具說服力的理由讓它們一定要遵循AndroidCDD與CTS,因為Google的服務在中國市場是被禁止的;Bluebox認為,中國廠商開發的移動設備很少是真的采用通過Google認證的Android版本。
如果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Google服務又不能使用,為何還要擔心中國市場上的Android手機缺乏Google認證?
Bluebox的業務就是盡可能保護移動設備上的企業數據安全,Blaich表示:"我們需要密切注意最新的Android設備;"因為BYOD趨勢在企業界越來越盛行,他強調:"跨國公司的員工可以輕易使用這些手機,最后不小心把公司機密數據泄漏出去。"
在手機中加入獨家傳感器
"使用不安全的(BYOD)設備,是把你的個資以及公司的數據置于風險之中。"不過Blaich也同意PNI的Hsu所言,因為置入性|服務風行:"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讓中國手機廠商發現,添加自己的硬件或是修改Android操作系統,以及利用那些傳感器數據來建立自己的支持與服務是有好處的。"
根據Hsu的觀察,有部分中國手機廠商藉由采用硬件解決方案讓手機具備特定功能,而越來越減少對Google的依賴,這種硬件方案就是傳感器中樞;他解釋,傳感器中樞被視為一個"客制化區塊",能讓中國智能廠商打造具差異化的應用程序與服務,培養自己的客戶群。
Hsu預期,接下來幾年智能市場的一大趨勢,將會是"具備環境感知功能的不關機手機",而為了打造更具創意的應用,廠商將在傳感器中樞領域發現一片"綠草地"。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