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漢諾威展上誕生的工業4.0概念,成為本屆CeBIT的大熱關鍵詞。工業4.0描繪了制造業的未來愿景,提出了繼蒸汽機、規?;a和電子信息技術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那么什么是工業4.0?
“工業4.0”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并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
一是“智能工廠”
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二是“智能生產”
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三是“智能物流”
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