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機器人勢如破竹 新松市值五年翻5倍

時間:2015-03-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市值最高的是2014年1月,其股價曾一度高達每股60多元高價,市值一度超過300億元。并成功進入世界機器人企業市值前三甲。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最新統計,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總值正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銷售額將達到85億美元。

高速發展期也給中國機器人廠商帶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有著“國產機器人第一股”之稱的沈陽新松機器人勢如破竹。

上市以來,市值連創新高。市值最高的是2014年1月,其股價曾一度高達每股60多元高價,市值一度超過300億元。并成功進入世界機器人企業市值前三甲。

然而機器人熱的背后,是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以歐美日為主。日、美、德、韓、中五國存量占全球比例達70%,銷量達69.92%。而作為國內行業領頭羊的新松、廣州數控等四大中國機器人廠商,僅占據中國市場5%的份額,這與外資巨頭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相去甚遠。

市值五年翻5倍

時下,機器人開始在各行各業扮演重要角色,“機器代人”已是大勢所趨,這使得機器人成為市場日益關注的焦點。在二級市場,哪家公司與機器人沾邊,股票就可能火一把。但說到貨真價實的機器人企業,那還得首推機器人。

沈陽新松機器人為國內最大的系統集成商,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成套裝備系統的研發、制造。

“機器人市值持續增長,是機器人公司方方面面素質綜合的體現,也與公司對市值管理的重視分不開。”機器人副總裁兼董秘趙立國此前曾公開表示。

實際上,市值創新高的背后離不開近年公司業績一路向上。從2010年開始,公司訂單金額持續增加,2010年全年8.33億元,到2013年全年已有25.4億元,增長了逾兩倍。2013年公司凈利潤2.55億元,也比2010年多了一倍。

進入2014年,從訂單到凈利潤持續增長,一季度單季共9億,凈利潤4636萬,同比分別增長36%和33%。

機器人1月29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482萬元至37479萬元,同比增長30%至50%。

公司表示,2014年公司經營業績實現持續增長。公司結合當今制造模式的發展趨勢及自身綜合實力的優勢,大力發展數字化工廠,為各行業提供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打造行業應用典范以快速推廣復制,建設大客戶的群體結構,為公司整體業績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此外,公司2014年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3700萬元。

全球產業鏈布局

有券商報告樂觀預測,未來1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

目前,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機器人并稱為機器人領域的“四大家族”,這些巨頭占據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且幾乎壟斷了機器人制造、焊接等高端領域。

而在機器使用上,韓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國家,每一萬名工人中擁有機器人數量347臺;日本次之,339臺;德國位居第三,251臺;中國僅為21臺,不及國際平均水平55臺的一半。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在我國比例為6%,日本33%,美國16%,德國14%。

從生產地和消費地看,日本是唯一的機器人凈出口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產能,占據全球機器人產量的66%。機器人消費地最大的區域是除了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占比約34%,而且是以中國市場為主。

在各個地區機器人技術優勢比較方面,華創證券分析師劉國清認為,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方面優勢明顯,歐洲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美國主要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

“韓國非常重視服務類型(如教育、娛樂)機器人,主導這類型機器人的標準;美國主導高端機器人,如勘探、防爆燈功能機器人;日本的工業機器人非常出色,且比ABB價格便宜;而瑞典的ABB代表歐洲的技術,工藝非常精湛,擁有最完整最好的產業鏈。”廣州數控副總工程師何英武告訴記者。

反觀國內,我國目前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仍然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離日本、韓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更是有很大差距。

沈陽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此前曾表示,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從2010年前后啟動,與日本相比啟動慢了差不多30年,雖然中國的機器人市場起來了,但并沒有給中國企業足夠的成長時間。

來自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新松、廣州數控等四大中國機器人廠商,僅占據中國市場5%的份額,這與外資巨頭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相去甚遠。

中國傳動網總經理馮晉曾公開表示,工業機器人單體的競爭主要集中在集成應用、主機成本和可靠性三方面,外資廠商技術保持領先,且規模化生產,一直保持絕對成本優勢,現階段國內機器人主要的技術瓶頸是核心技術與國際主要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核心技術如果通過進口來解決,其結果必然是成本升高,最終使得自身產品缺乏競爭力。

“夾縫中生存的民族機器人如履薄冰,極易被扼殺在搖籃里。”面對國際巨頭,曲道奎感嘆道,“如同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和一個健碩的成年人在比拼,其難度可想而知,而這樣的挑戰將會愈演愈烈,殘酷的市場不會給你留下成長的空間,只有堅持技術創新,不斷研發新產品才能迎難而上。”

“未來5到10年全球機器人產業格局有可能會發生大的改變,中國完全可能誕生一批優秀的機器人企業。關鍵是用市場化方式,開放式、國際化地不斷交流。”曲道奎頗具信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